剪切型结构损伤识别算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结构损伤识别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8页 |
1.2.1 结构损伤检测方法概述 | 第10-17页 |
1.2.2 结构损伤识别发展的趋势 | 第17-18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速度、位移重构 | 第19-34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理论推导 | 第19-29页 |
2.2.1 时不变滤波器 | 第19-20页 |
2.2.2 加速度到位移滤波器的设计 | 第20-24页 |
2.2.3 加速度到速度滤波器的设计 | 第24-29页 |
2.3 数值实验 | 第29-33页 |
2.3.1 单自由度算例 | 第29-31页 |
2.3.2 多自由度算例 | 第31-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基于恢复力模型的局部损伤识别法 | 第34-53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恢复力模型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 第34-37页 |
3.3 改进方法 | 第37-41页 |
3.4 数值实验 | 第41-47页 |
3.4.1 改进方法的可行性 | 第41-46页 |
3.4.2 改进方法的鲁棒性 | 第46-47页 |
3.5 4自由度板柱结构实验 | 第47-51页 |
3.6 改进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 第5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4 基于改进交叉模型交叉模态法的局部损伤识别法 | 第53-62页 |
4.1 交叉模型交叉模态(CMCM)法 | 第53-55页 |
4.2 改进的CMCM法 | 第55-56页 |
4.3 数值实验 | 第56-58页 |
4.4 4由度板柱结构实验 | 第58-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