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梁式结构模型降阶及降阶模型修正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动力模型降阶技术进展 | 第10-11页 |
1.3 模型修正技术进展 | 第11-12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基于梁平面假定及位移插值函数的动力学降阶方法 | 第14-29页 |
2.1 引言 | 第14页 |
2.2 基于梁平截面假定模型降阶方法 | 第14-15页 |
2.3 基于梁位移插值函数模型降阶方法 | 第15-18页 |
2.4 超梁单元和超梁降阶模型 | 第18-20页 |
2.5 超梁模型降算例 | 第20-27页 |
2.5.1 超梁模型的相似性分析 | 第20-23页 |
2.5.2 超梁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 第23-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模态实验技术 | 第29-43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模态分析理论 | 第29-32页 |
3.3 数字信号处理 | 第32-34页 |
3.3.1 傅里叶变换 | 第32-33页 |
3.3.2 信号迭混 | 第33页 |
3.3.3 泄露和加窗 | 第33-34页 |
3.4 实验模态分析方法及过程 | 第34-36页 |
3.4.1 振动测试方法 | 第34页 |
3.4.3 模态试验装置 | 第34-35页 |
3.4.4 模态试验基本步骤 | 第35-36页 |
3.5 模态试验 | 第36-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模型修正理论 | 第43-65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模型修正的主要方法 | 第43-47页 |
4.2.1 最优矩阵法 | 第43-44页 |
4.2.2 设计参数型法 | 第44-45页 |
4.2.3 频响函数法 | 第45-46页 |
4.2.4 优化的方法 | 第46-47页 |
4.3 模型修正若干关键问题 | 第47-50页 |
4.3.1 模型修正的自由度匹配 | 第47-49页 |
4.3.2 模型相关分析 | 第49-50页 |
4.4 超梁模型修正 | 第50-58页 |
4.4.1 剪切修正系数 | 第50-55页 |
4.4.2 SCE优化算法 | 第55-58页 |
4.5 数值算例 | 第58-64页 |
4.5.1 超梁模型初步修正 | 第58-60页 |
4.5.2 超梁模型优化修正 | 第60-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