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远程监测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及软件开发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油田自动化监控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1-15页 |
1.2.1 自动化监控技术的发展概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外油田生产自动化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国内油田生产自动化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油田远程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第18-34页 |
2.1 系统分析 | 第18-20页 |
2.1.1 抽油机-深井泵采油系统简介 | 第18-20页 |
2.1.2 油井现场检测参数的确定 | 第20页 |
2.2 油井远程监控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20-21页 |
2.3 通信网络的选择 | 第21-24页 |
2.3.1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 | 第22-23页 |
2.3.2 常用现场总线的比较 | 第23页 |
2.3.3 CAN总线与RS485的比较 | 第23-24页 |
2.4 CAN总线技术 | 第24-28页 |
2.4.1 CAN总线概述 | 第24-25页 |
2.4.2 通信协议 | 第25-28页 |
2.4.3 油田通信网络拓扑结构 | 第28页 |
2.5 现场遥测数传终端 | 第28-30页 |
2.5.1 检测设备 | 第28-29页 |
2.5.2 RTU 模块 | 第29-30页 |
2.6 管理中心站 | 第30-34页 |
2.6.1 通信接收 | 第30-31页 |
2.6.2 监测管理 | 第31-34页 |
第3章 管理中心站监测软件设计 | 第34-46页 |
3.1 开发工具 | 第34-35页 |
3.1.1 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34页 |
3.1.2 LabVIEW 简介 | 第34-35页 |
3.2 监测管理软件的功能及模块的划分 | 第35-39页 |
3.2.1 监测管理软件功能的确定 | 第35-37页 |
3.2.2 程序设计流程 | 第37-39页 |
3.3 数据库设计 | 第39-46页 |
3.3.1 数据库的选择 | 第39页 |
3.3.2 LabVIEW对数据库的访问 | 第39-43页 |
3.3.3 数据库结构设计 | 第43-46页 |
第4章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 第46-62页 |
4.1 用户登录模块 | 第46-49页 |
4.2 主程序模块 | 第49-52页 |
4.2.1 主程序用户界面 | 第49-50页 |
4.2.2 主程序模块程序实现 | 第50-52页 |
4.3 参数设置模块 | 第52页 |
4.4 数据采集模块 | 第52-53页 |
4.5 超限报警模块 | 第53-54页 |
4.6 数据存储模块 | 第54-56页 |
4.6.1 用户信息存储 | 第54-55页 |
4.6.2 采集数据存储 | 第55-56页 |
4.7 数据显示模块 | 第56页 |
4.8 数据查询模块 | 第56-57页 |
4.9 报表打印模块 | 第57-59页 |
4.10 发布应用程序 | 第59-62页 |
第5章 监测系统软件测试 | 第62-68页 |
5.1 实验室测试系统构建 | 第62-64页 |
5.1.1 硬件连接 | 第62页 |
5.1.2 PLC程序编写 | 第62-64页 |
5.2 监测软件测试 | 第64-68页 |
5.2.1 监测软件测试 | 第64-67页 |
5.2.2 测试结果 | 第67-6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结论 | 第68页 |
6.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硕士期间获奖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