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融合表面肌电信号与足底压力的跌倒识别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跌倒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 肌电信号的研究方法第17-19页
        1.3.1 肌电信号特征提取方法第17-18页
        1.3.2 常用的模式分类方法综述第18-19页
    1.4 足底压力感知技术简介第19-20页
        1.4.1 足底压力研究现状及应用第19-20页
        1.4.2 足底压力感知技术第20页
    1.5 本文的的内容与结构第20-21页
    1.6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2章 肌电与足底压力信号的采集第22-28页
    2.1 肌电信号的产生机理及特性第22-23页
    2.2 下肢肌电信号的选取第23-24页
        2.2.1 下肢典型肌肉的位置及功能第23-24页
        2.2.2 下肢典型肌肉的选择第24页
    2.3 下肢表面肌电信号的采集第24-25页
        2.3.1 电极的选取第24页
        2.3.2 下肢表面肌电信号获取系统第24-25页
    2.4 压力信号的采集第25-27页
        2.4.1 压力传感模块第25-26页
        2.4.2 压力采集鞋的设计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表面肌电信号的降噪方法研究第28-42页
    3.1 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降噪与去混迭研究第28-36页
        3.1.1 二代小波降噪原理第29-30页
        3.1.2 独立成分分析(ICA)的原理第30-31页
        3.1.3 实验分析第31-36页
    3.2 基于 EEMD 分析的 sEMG 降噪方法第36-37页
        3.2.1 经验模态分解(EMD)第36页
        3.2.2 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EEMD)第36-37页
        3.2.3 HHT 分析第37页
    3.3 实验分析第37-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肌电信号的特征提取研究第42-50页
    4.1 基于熵的特征提取方法原理第42-44页
        4.1.1 模糊熵原理第42-43页
        4.1.2 近似熵原理第43页
        4.1.3 基本尺度熵原理第43-44页
    4.2 肌电信号的特征实验分析第44-48页
        4.2.1 实验过程第44-45页
        4.2.2 特征分析第45-48页
    4.3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5章 基于肌电与足底压力信号的跌倒识别第50-66页
    5.1 模式识别方法第50-55页
        5.1.1 基于类中心的欧氏距离法分类第50页
        5.1.2 K 最近邻算法第50页
        5.1.3 支持向量机第50-53页
        5.1.4 Fisher 线性判别法第53页
        5.1.5 加权核 Fisher 线性判别分析方法(WKFDA )第53-55页
    5.2 信息融合方法第55-58页
        5.2.1 信息融合方式第56页
        5.2.2 基于 SVM 与 D-S 证据推理的信息融合方法第56-58页
    5.3 实验分析第58-65页
        5.3.1 实验过程第58-59页
        5.3.2 分类性能的评价准则第59-60页
        5.3.3 基于肌电信号的的跌倒检测实验分析第60-62页
        5.3.4 基于肌电与足底压力信号融合的跌倒检测第62-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9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66-67页
    6.2 研究展望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附录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审计信息披露指数研究
下一篇:基于视觉和肌电信息融合的智能轮椅人机接口技术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