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贮藏蛋白与小麦加工品质关系研究 | 第11-13页 |
·贮藏蛋白的组成、含量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 第11-12页 |
·贮藏蛋白与小麦品质改良 | 第12-13页 |
·禾谷类作物贮藏蛋白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 第13-15页 |
·Dof 转录因子家族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凝胶迁移阻滞实验( gel retardation assay) | 第16-17页 |
·染色质免疫沉淀法(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ion, ChIP) | 第17页 |
·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 SPM) | 第17-18页 |
·植物特异转录因子三维结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蛋白质结晶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国内蛋白质结晶的重要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蛋白结晶的技术难点 | 第20-21页 |
·影响蛋白质结晶的其他因素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WPBF 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条件优化 | 第24-33页 |
·材料 | 第24-26页 |
·植物材料 | 第24页 |
·实验所用载体、引物、宿主菌及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24-25页 |
·配制的主要溶液 | 第25-2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小麦胚乳总 RNA 的提取与 cDNA 第一链的合成 | 第26-27页 |
·WPBF 的 RT-PCR 扩增 | 第27页 |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7-28页 |
·重组蛋白原核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28页 |
·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RT-PCR 扩增 WPBF 编码区 | 第28-29页 |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9-30页 |
·重组蛋白原核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WPBF 的亲和纯化及 DNA 结合特性分析 | 第33-41页 |
·材料 | 第33-36页 |
·实验所用载体、寡聚单链 DNA 及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33页 |
·主要溶液 | 第33-3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5-36页 |
·方法 | 第36-38页 |
·Amylose、Ni-NTA 柱亲和层析纯化重组 WPBF | 第36页 |
·重组 WPBF 的 Western blotting 鉴定 | 第36-37页 |
·凝胶迁移阻滞实验分析重组 WPBF 的 DNA 结合特性 | 第37-38页 |
·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Amylose、Ni-NTA 柱亲和层析纯化重组 WPBF | 第38页 |
·重组 WPBF 的 Western blotting 鉴定 | 第38-39页 |
·重组 WPBF 的 DNA 结合特性分析 | 第39页 |
·讨论 | 第39-41页 |
第四章 Dof 结构域的制备 | 第41-49页 |
·材料 | 第41-43页 |
·实验所用载体、引物、宿主菌及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41页 |
·实验主要溶液 | 第41-43页 |
·方法 | 第43-46页 |
·PCR 扩增 Dof 结构域编码序列及其表达载体构建 | 第43-44页 |
·TEV 蛋白酶切除重组 Dof 的蛋白标签 | 第44-45页 |
·Ni-NTA 柱纯化无标签的重组 Dof | 第45-46页 |
·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PCR 扩增 Dof 结构域编码序列及其表达载体构建 | 第46页 |
·TEV 蛋白酶切除重组 Dof 的蛋白标签 | 第46-47页 |
·Ni-NTA 柱纯化无标签的重组 Dof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
缩略词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