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真菌漆酶的生产及在催化氧化茶多酚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1 漆酶概述第11页
    1.2 漆酶的基础研究第11-17页
        1.2.1 漆酶的来源第11-12页
        1.2.2 漆酶的结构第12-13页
        1.2.3 漆酶的催化氧化第13-15页
        1.2.4 漆酶的酶活测定方法第15-17页
    1.3 漆酶的应用研究第17-19页
        1.3.1 制浆漂白第17页
        1.3.2 废纸回收第17-18页
        1.3.3 纺织第18页
        1.3.4 污染物的降解第18-19页
        1.3.5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第19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漆酶生产菌株的选育第21-26页
    2.1 前言第21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21-23页
        2.2.1 材料第21-22页
        2.2.2 实验方法第22-2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3-25页
        2.3.1 初筛第23-24页
        2.3.2 复筛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杏鲍菇液体发酵生产漆酶的条件优化第26-39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6-29页
        3.2.1 材料第26-27页
        3.2.2 实验方法第27-29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29-38页
        3.3.1 装液量对漆酶生产的影响第29-30页
        3.3.2 接种量对漆酶生产的影响第30-31页
        3.3.3 初始pH值对漆酶生产的影响第31-32页
        3.3.4 碳源对漆酶生产的影响第32-33页
        3.3.5 碳源浓度对漆酶生产的影响第33-34页
        3.3.6 氮源对漆酶生产的影响第34-35页
        3.3.7 氮源浓度对漆酶生产的影响第35-36页
        3.3.8 Cu~(2+)浓度对漆酶生产的影响第36-37页
        3.3.9 正交实验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杏鲍菇漆酶的酶学性质研究第39-49页
    4.1 引言第39页
    4.2 材料和方法第39-41页
        4.2.1 材料第39-40页
        4.2.2 实验方法第40-41页
    4.3 结果和讨论第41-48页
        4.3.1 漆酶催化ABTS的UV光谱第41-42页
        4.3.2 温度对漆酶活力的影响第42-43页
        4.3.3 温度对漆酶稳定性的影响第43-44页
        4.3.4 pH对漆酶活力的影响第44-45页
        4.3.5 pH值对漆酶稳定性的影响第45-46页
        4.3.6 漆酶的动力学常数第46-47页
        4.3.7 金属离子对漆酶活力的影响第47-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漆酶催化氧化茶多酚反应条件的优化第49-61页
    5.1 引言第49页
    5.2 材料和方法第49-54页
        5.2.1 材料第49-50页
        5.2.2 方法第50-54页
    5.3 结果和讨论第54-59页
        5.3.1 温度对茶多酚氧化的影响第54-55页
        5.3.2 pH对茶多酚氧化的影响第55-56页
        5.3.3 酶用量对茶多酚氧化的影响第56-57页
        5.3.4 反应时间对茶多酚氧化的影响第57-58页
        5.3.5 底物浓度对茶多酚氧化的影响第58页
        5.3.6 利用漆酶的催化作用提高红茶品质的研究第58-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61-63页
    6.1 总结第61-62页
    6.2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内医药企业引入私募股权投资研究
下一篇:国内上市房地产企业基于互联网IRM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