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框--剪结构概念及其特点 | 第9-10页 |
1.3 相关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4 国内外关于楼板刚度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4.1 国外相关实践与进展 | 第10-11页 |
1.4.2 国内相关实践与进展 | 第11-12页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2章 框--剪结构协同作用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13-23页 |
2.1 结构体系 | 第13-18页 |
2.1.1 结构体系的分类 | 第13-17页 |
2.1.1.1 框架结构体系 | 第13-14页 |
2.1.1.2 剪力墙结构体系 | 第14-17页 |
2.1.2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 第17-18页 |
2.2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及协同工作 | 第18-22页 |
2.2.1 剪力墙的布置 | 第18-19页 |
2.2.2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法 | 第19-20页 |
2.2.3 框架、剪力墙的协同工作 | 第20-22页 |
2.2.3.1 协同工作的基本假定 | 第20-21页 |
2.2.3.2 协同工作的计算简图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楼板刚度分析与模型建立 | 第23-37页 |
3.1 楼板的刚度 | 第23-24页 |
3.1.1 楼板的弯剪刚度 | 第23页 |
3.1.2 楼板的剪切刚度 | 第23-24页 |
3.2 框剪结构的构件布置 | 第24-26页 |
3.2.1 确定剪力墙的厚度 | 第24-25页 |
3.2.2 剪力墙的数量及长度 | 第25页 |
3.2.3 模型中剪力墙的布置 | 第25-26页 |
3.3 框剪结构工程概况 | 第26-28页 |
3.3.1 设计基本资料 | 第26-28页 |
3.4 PKPM 建模及相关数据输入 | 第28-29页 |
3.4.1 结构分析软件的的简单介绍 | 第28页 |
3.4.2 SATWE 的介绍 | 第28-29页 |
3.5 建模过程 | 第29-32页 |
3.6 参数设计 | 第32-36页 |
3.6.1 接 PM 生成 SATWE 数据 | 第32-33页 |
3.6.2 SATWE 参数输入 | 第33-3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结构方案设计及分析 | 第37-50页 |
4.1 楼板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41页 |
4.1.1 开间尺寸 | 第38页 |
4.1.2 剪力墙与框架的刚度比 | 第38-39页 |
4.1.3 长宽比 | 第39-40页 |
4.1.4 楼板与剪力墙刚度比 Kf / Kw | 第40-41页 |
4.2 工程方案分析与对比 | 第41-49页 |
4.2.1 不同楼板方案分析对比 | 第41-49页 |
4.2.1.1 楼板开洞模型介绍 | 第41-45页 |
4.2.1.2 结构在地震和风力作用下整体位移分析 | 第45-48页 |
4.2.1.3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框架柱的剪力分析 | 第48-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