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2 《中国经济地理》网络课程视频系统建设 | 第14-25页 |
| ·视频文件格式转换 | 第14页 |
| ·视频文件的剪接方法 | 第14-16页 |
| ·视频文件内容的剪接处理 | 第16-18页 |
| ·内容的剪切处理 | 第16-17页 |
| ·以章节单位的剪接处理 | 第17-18页 |
| ·视频效果处理 | 第18-20页 |
| ·视频片头部分的效果处理 | 第18-19页 |
| ·视频讲课进度要有同步的图片内容 | 第19-20页 |
| ·辅助教学视频系统的建设 | 第20-22页 |
| ·教学视频网络化 | 第22-25页 |
| ·教学视频网络化的步骤 | 第22-24页 |
| ·教学视频的交互性 | 第24-25页 |
| 3 《中国经济地理》网络课程课件系统建设 | 第25-32页 |
| ·《中国经济地理》多媒体课件建设的标准 | 第25-28页 |
| ·实现学习过程的交互性 | 第25-26页 |
| ·保证课件内容的完整性 | 第26-27页 |
| ·实现课件的多媒体性 | 第27页 |
| ·便于课程内容扩充与修改 | 第27-28页 |
| ·注重课件的艺术性 | 第28页 |
| ·以《中国经济地理》城市系统为例说明网络课程课件系统的建设 | 第28-30页 |
| ·课件系统的网络化 | 第30-32页 |
| ·课件系统网络化的步骤 | 第30-31页 |
| ·课件系统的交互性 | 第31-32页 |
| 4 《中国经济地理》网络课程互动系统建设 | 第32-37页 |
| ·课程网站互动交流板块互动 | 第32-34页 |
| ·互动交流板块的建立 | 第32-33页 |
| ·互动交流板块分析 | 第33-34页 |
| ·课程博客互动 | 第34-35页 |
| ·课程博客的建立 | 第34页 |
| ·博客互动分析 | 第34-35页 |
| ·课程邮箱互动 | 第35-37页 |
| ·课程邮箱的建立 | 第35页 |
| ·邮箱互动分析 | 第35-37页 |
| 5 《中国经济地理》网络课程的特征及其与课堂教学的差异 | 第37-41页 |
| ·《中国经济地理》网络课程的特征 | 第37-38页 |
| ·实现了网络课程的多重交互形式 | 第37页 |
| ·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 第37-38页 |
| ·可以做到让学生“淘课” | 第38页 |
| ·《中国经济地理》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的差异 | 第38-41页 |
| ·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学习需求的差异 | 第38页 |
| ·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 第38-39页 |
| ·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的时间频率不同 | 第39页 |
| ·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在教学内容可重复性上的差异 | 第39页 |
| ·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对学习时空要求的差异 | 第39-41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 ·结论 | 第41-42页 |
| ·展望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