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视频转码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工作与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视频转码技术 | 第13-30页 |
2.1 视频编解码器 | 第13-17页 |
2.1.1 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 | 第14-15页 |
2.1.2 DCT变换/反变换 | 第15-16页 |
2.1.3 量化与反量化 | 第16-17页 |
2.2 视频编码标准 | 第17-21页 |
2.2.1 MPEG-2编码标准 | 第17-18页 |
2.2.2 H.263编码标准 | 第18-19页 |
2.2.3 H.264编码标准 | 第19-21页 |
2.3 MPEG-2、H.263、H.264标准异同 | 第21-25页 |
2.3.1 宏块模式 | 第21-23页 |
2.3.2 帧间编码和帧内编码 | 第23-25页 |
2.4 视频转码框架分析 | 第25-28页 |
2.4.1 级联转码器 | 第25-26页 |
2.4.2 开环转码器 | 第26页 |
2.4.3 闭环转码器 | 第26-28页 |
2.5 视频转码关键技术 | 第28-30页 |
2.5.1 宏块类型映射 | 第28页 |
2.5.2 原始编码信息再利用 | 第28-29页 |
2.5.3 空间下采样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宏块模式快速判决 | 第30-53页 |
3.1 宏块模式快速判决 | 第30页 |
3.2 数据挖掘 | 第30-33页 |
3.2.1 数据挖掘简介 | 第30-31页 |
3.2.2 数据挖掘工具WEKA | 第31-33页 |
3.3 C4.5算法 | 第33-37页 |
3.3.1 决策树 | 第33页 |
3.3.2 ID3算法 | 第33-35页 |
3.3.2.1 信息熵 | 第34页 |
3.3.2.2 信息增益 | 第34-35页 |
3.3.2.3 建树 | 第35页 |
3.3.3 C4.5算法 | 第35-37页 |
3.4 基于数据挖掘的视频转码框架 | 第37-39页 |
3.4.1 视频转码框架 | 第37-38页 |
3.4.2 分层结构的分类器 | 第38-39页 |
3.5 宏块信息的数据挖掘 | 第39-44页 |
3.5.1 MPEG-2和H.263特征提取 | 第39-43页 |
3.5.1.1 宏块编码模式 | 第40-41页 |
3.5.1.2 CBP | 第41页 |
3.5.1.3 残差信息 | 第41-42页 |
3.5.1.4 训练结果 | 第42-43页 |
3.5.2 不同QP的决策树 | 第43-44页 |
3.6 转码结果分析 | 第44-48页 |
3.7 算法的改进及实验结果 | 第48-50页 |
3.8 降分辨率转码器 | 第50-53页 |
第四章 基于FFmpeg和libx264的视频转码系统 | 第53-64页 |
4.1 FFmpeg和x264开源项目 | 第53-55页 |
4.1.1 FFmpeg视频处理工具 | 第53-54页 |
4.1.2 libx264编码库 | 第54-55页 |
4.2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55-58页 |
4.2.1 系统需求 | 第56-57页 |
4.2.2 总体设计 | 第57-58页 |
4.3 系统模块设计 | 第58-62页 |
4.3.1 参数设置模块 | 第58-59页 |
4.3.2 视频信息提取模块 | 第59-61页 |
4.3.3 宏块快速决策模块 | 第61-62页 |
4.4 结果展示 | 第62-6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64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