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COMX 软件平台介绍 | 第9-10页 |
1.2.1 COMX 平台的基本概念 | 第9-10页 |
1.2.2 COMX 平台的二次开发机制 | 第10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2章 COMX 平台协同开发子系统概要设计 | 第11-22页 |
2.1 本文涉及到的 COMX 平台关键技术 | 第11-17页 |
2.1.1 Unit 创建与维护 | 第11-12页 |
2.1.2 布局器 | 第12页 |
2.1.3 控件 Binding 机制 | 第12-13页 |
2.1.4 基于 JavaScript 的消息响应函数 | 第13-14页 |
2.1.5 文件、变量作用域和全局变量 | 第14-15页 |
2.1.6 COMX|KUL&JS Design 工具 | 第15-16页 |
2.1.7 基于 KUL&JavaScript 的插件 package 的生成和使用 | 第16-17页 |
2.2 Node.JS 技术的引入 | 第17-19页 |
2.2.1 Node.JS | 第17页 |
2.2.2 NPM 扩展 | 第17-19页 |
2.3 Websocket 技术与 Socket.IO 引擎 | 第19-20页 |
2.4 系统概要设计 | 第20-21页 |
2.5 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本地化 Websocket 引擎设计与实现 | 第22-38页 |
3.1 Javascript 扩展机制设计概要 | 第22-25页 |
3.1.1 JS.EXT 扩展机制 | 第22页 |
3.1.2 VS 开发向导 | 第22-24页 |
3.1.3 JS.EXT 插件调用过程 | 第24-25页 |
3.2 Socket.IO 的 JS.EXT 插件实现 | 第25-32页 |
3.2.1 精简的 API 指令集合 | 第25-26页 |
3.2.2 多线程处理机制 | 第26页 |
3.2.3 插件的 C++编码实现 | 第26-32页 |
3.3 功能演示:一个简易聊天系统的实现 | 第32-37页 |
3.3.1 Node.JS 服务器实现 | 第32页 |
3.3.2 浏览器客户端实现 | 第32-34页 |
3.3.3 COMX 客户端实现 | 第34-36页 |
3.3.4 程序效果展示 | 第36-37页 |
3.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COMX 架构下协同 API 的封装和实现 | 第38-57页 |
4.1 协同架构的基本设计策略 | 第38页 |
4.2 本地 Node.JS 服务器通讯 API 设计与实现 | 第38-47页 |
4.2.1 端口自动分配机制 | 第39-41页 |
4.2.2 “沙箱”机制 | 第41-42页 |
4.2.3 API 设计与实现 | 第42-47页 |
4.3 协同机制实现 | 第47-49页 |
4.3.1 指令流服务器的建立 | 第47-48页 |
4.3.2 协同 API 封装 | 第48-49页 |
4.4 功能演示:CAE 图形系统协同测试 | 第49-56页 |
4.5 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5.1 总结 | 第57页 |
5.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