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和方法 | 第13-15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行政法律事实体系的建构及相关理论问题 | 第15-27页 |
2.1 行政法律事实体系的建构 | 第15-20页 |
2.1.1 法律调整方式:法定、意定 | 第15-16页 |
2.1.2 法律调整方式与法律事实体系 | 第16-18页 |
2.1.3 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之间的关系 | 第18-19页 |
2.1.4 行政法律事实体系的建构 | 第19-20页 |
2.2 行政法律事实体系的相关理论问题 | 第20-27页 |
2.2.1 行政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 | 第20-21页 |
2.2.2 其他行政意定行为与行政法律行为的关系 | 第21-22页 |
2.2.3 行政事实行为与其他行政意定行为的关系 | 第22-23页 |
2.2.4 其他行政法定行为与行政事实行为的关系 | 第23页 |
2.2.5 抽象行政行为非行政行为 | 第23-24页 |
2.2.6 行政司法行为非行政行为 | 第24-25页 |
2.2.7 准行政法律行为或为行政行为 | 第25-27页 |
第3章 行政登记的法律属性 | 第27-38页 |
3.1 行政登记的概念和法律属性 | 第27-30页 |
3.1.1 行政登记的概念 | 第27-28页 |
3.1.2 行政登记的法律属性 | 第28-30页 |
3.2 主要行政登记类型的法律属性 | 第30-38页 |
3.2.1 财产权利归属登记的法律属性 | 第30-33页 |
3.2.2 身份关系登记的法律属性 | 第33-36页 |
3.2.3 主体资格登记的法律属性 | 第36-38页 |
第4章 行政登记法律属性原理对登记审查实务工作的指导 | 第38-46页 |
4.1 行政登记法律属性原理对行政登记行政审查实务工作的指导 | 第38-43页 |
4.1.1 对常见的行政登记审查方式的介绍及评析 | 第38-41页 |
4.1.2 行政登记属性原理对行政登记行政审查方式选择的指导 | 第41-43页 |
4.2 行政登记法律属性原理对行政登记司法审查实务工作的指导 | 第43-46页 |
4.2.1 入诉问题:“民”、“行”并行 | 第43-44页 |
4.2.2 司法审查:“民”、“行”有别 | 第44-45页 |
4.2.3 责任问题:“民”、“行”独立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