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相关定义的界定 | 第13-22页 |
一、对政府形象危机的理解 | 第13-18页 |
(一) 政府危机的定义 | 第13-15页 |
(二) 政府形象的解读 | 第15-17页 |
(三) 政府形象危机的阶段性 | 第17-18页 |
二、对政府形象修复的理解 | 第18-20页 |
(一) 形象修复的本质内涵 | 第18-19页 |
(二) 形象修复策略的阶段性 | 第19-20页 |
三、修复策略中的话语研究 | 第20-22页 |
(一) 何谓话语研究? | 第20-21页 |
(二) 形象修复话语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政府形象预警阶段的话语策略研究 | 第22-35页 |
一、形象预警话语策略的分类 | 第23-26页 |
(一) 教育策略——提高公众危机意识 | 第23-24页 |
(二) 避险策略——及时辟谣避开风险 | 第24-25页 |
(三) 防护策略——防止风险转移扩散 | 第25-26页 |
二、形象预警话语的文本特点 | 第26-30页 |
(一) 教育策略的话语特点 | 第26页 |
(二) 避险策略的话语特点 | 第26-28页 |
(三) 防护策略的话语特点 | 第28-30页 |
三、形象预警话语的传播互动与意义理解研究 | 第30-35页 |
(一) 形象预警阶段:公众、媒体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30-31页 |
(二) 形象预警阶段:双重话语空间中的预警话语传播 | 第31-33页 |
(三) 形象预警阶段:如何建立促进理解的多元话语空间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政府形象维护阶段的话语策略研究 | 第35-54页 |
一、形象维护话语策略的分类 | 第35-39页 |
(一) 事件主体是政府事务的形象维护话语策略 | 第36页 |
(二) 事件主体是公共事件的形象维护话语策略 | 第36-39页 |
二、形象维护话语的文本特点 | 第39-45页 |
(一) 正面回应策略的话语特点 | 第39-41页 |
(二) 否认策略的话语特点 | 第41页 |
(三) 逃避责任策略的话语特点 | 第41-42页 |
(四) 弱化攻击策略的话语特点 | 第42-44页 |
(五) 间接抵御策略的话语特点 | 第44页 |
(六) 认错与道歉策略的话语特点 | 第44-45页 |
(七) 开展修正行为策略的话语特点 | 第45页 |
三、形象维护话语的传播互动与意义理解研究 | 第45-54页 |
(一) 形象维护阶段:公众、媒体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45-48页 |
(二) 形象维护阶段:双重话语空间中的维护话语传播 | 第48-51页 |
(三) 形象维护阶段:如何建立促进理解的多元话语空间 | 第51-54页 |
第四章 政府形象重塑阶段的话语策略研究 | 第54-71页 |
一、形象重塑话语策略的分类 | 第54-57页 |
(一) 关怀策略——安抚情绪重塑信心 | 第55-56页 |
(二) 审查策略——从回顾不足中获利 | 第56页 |
(三) 宣讲策略——正面宣传赞美贡献 | 第56-57页 |
二、形象重塑话语的文本特点 | 第57-62页 |
(一) 关怀策略的话语特点 | 第57-59页 |
(二) 审查策略的话语特点 | 第59-60页 |
(三) 宣讲策略的话语特点 | 第60-62页 |
三、形象重塑话语的传播互动与意义理解研究 | 第62-71页 |
(一) 形象重塑阶段:公众、媒体和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62-64页 |
(二) 形象重塑阶段:双重话语空间中的重塑话语传播 | 第64-67页 |
(三) 形象重塑阶段:如何建立促进理解的多元话语空间 | 第67-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