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支撑机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撑靴与围岩接触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试验台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撑靴与围岩接触模型建立 | 第19-29页 |
2.1 TBM受力分析 | 第19-21页 |
2.2 围岩参数设置及边界条件分析 | 第21-23页 |
2.3 TBM撑靴与围岩接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3-28页 |
2.3.1 撑靴中间先接触围岩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4-27页 |
2.3.2 撑靴两端先接触围岩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7页 |
2.3.3 理想载荷作用下的接触模型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撑靴与围岩接触仿真结果分析 | 第29-49页 |
3.1 撑靴与围岩接触仿真结果处理 | 第29-30页 |
3.2 撑靴中间先接触围岩仿真结果分析 | 第30-37页 |
3.2.1 撑靴接触表面应力和位移分析 | 第30-32页 |
3.2.2 围岩接触表面应力和位移分析 | 第32-34页 |
3.2.3 不同载荷下撑靴和围岩接触表面关键点接触应力和位移分析 | 第34-37页 |
3.3 撑靴两端先接触围岩仿真结果分析 | 第37-44页 |
3.3.1 撑靴接触表面应力和位移分析 | 第37-40页 |
3.3.2 围岩接触表面应力和位移分析 | 第40-41页 |
3.3.3 不同载荷下撑靴和围岩表面关键点接触压力和位移分析 | 第41-44页 |
3.4 理想载荷作用下围岩接触仿真结果分析 | 第44-48页 |
3.4.1 接触表面法向应力分析 | 第44-45页 |
3.4.2 接触表面切向应力分析 | 第45-46页 |
3.4.3 接触表面法向位移分析 | 第46-47页 |
3.4.4 接触表面切向位移分析 | 第47-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撑靴与围岩接触表面应力分布均匀性分析 | 第49-54页 |
4.1 撑靴与围岩接触表面应力分布均匀性及其评价指标 | 第49-50页 |
4.2 撑靴与围岩接触表面应力分布均匀性分析 | 第50-53页 |
4.2.1 撑靴中间先接触围岩接触表面应力分布均匀性分析 | 第50-51页 |
4.2.2 撑靴两端先接触围岩接触表面应力分布均匀性分析 | 第51-52页 |
4.2.3 理想载荷作用下围岩接触表面的应力分布均匀性分析 | 第52-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撑靴与围岩接触半径差的优化 | 第54-59页 |
5.1 撑靴与围岩接触仿真模型建立 | 第54页 |
5.2 不同接触半径差仿真模型的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5.3 接触半径差对应力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分析 | 第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9-60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