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家庭农场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家庭农场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13页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家庭农场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4-19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2.1.1 家庭农场 | 第14页 |
2.1.2 土地流转 | 第14-15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5-19页 |
2.2.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 | 第15页 |
2.2.2 土地规模经营理论 | 第15-16页 |
2.2.3 家庭农场雇工理论 | 第16-17页 |
2.2.4 土地流转理论 | 第17页 |
2.2.5 土地产权理论 | 第17-19页 |
第三章 修武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9页 |
3.1 修武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 第19-24页 |
3.1.1 修武县概况 | 第19-20页 |
3.1.2 修武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 第20-24页 |
3.2 修武县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9页 |
3.2.1 政策不稳定,家庭农场注册手续复杂 | 第24页 |
3.2.2 家庭农场的总体规模小,规模效应不高 | 第24-25页 |
3.2.3 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法人地位 | 第25页 |
3.2.4 生产管理经验落后 | 第25页 |
3.2.5 生产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少 | 第25-26页 |
3.2.6 土地流转困难,家庭农场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 第26页 |
3.2.7 家庭农场主文化水平不高 | 第26-28页 |
3.2.8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美国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借鉴 | 第29-33页 |
4.1 美国发展家庭农场的主要措施 | 第29-31页 |
4.1.1 土地政策的支持 | 第29页 |
4.1.2 金融政策方面的支持 | 第29-30页 |
4.1.3 直接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 | 第30页 |
4.1.4 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家庭农场发展的支持 | 第30页 |
4.1.5 实现规模化种植生产 | 第30-31页 |
4.1.6 生产区域专业化 | 第31页 |
4.2 美国家庭农场发展经验的借鉴 | 第31-33页 |
4.2.1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确保农场主的土地使用权 | 第31页 |
4.2.2 金融信贷政策支持 | 第31-32页 |
4.2.3 社会化服务的支持 | 第32页 |
4.2.4 坚持适度规模,稳步推进家庭农场的发展 | 第32页 |
4.2.5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升家庭农场的市场竞争力 | 第32-33页 |
第五章 修武县家庭农场发展目标及对策建议 | 第33-40页 |
5.1 修武县家庭农场的发展目标 | 第33-35页 |
5.1.1 修武县家庭农场中期发展目标(2016-2020年) | 第33页 |
5.1.2 修武县家庭农场长期发展目标(2021-2030年) | 第33-35页 |
5.2 修武县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35-40页 |
5.2.1 简化家庭农场注册手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 第35页 |
5.2.2 扩大家庭农场规模,实现规模化效益 | 第35-36页 |
5.2.3 使家庭农场成为真正法人,成为市场主体 | 第36-37页 |
5.2.4 采用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 | 第37页 |
5.2.5 拓宽家庭农场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难题 | 第37-38页 |
5.2.6 规范土地流转,解决家庭农场土地难题 | 第38页 |
5.2.7 提高家庭农场主综合素质 | 第38-39页 |
5.2.8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39-40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0-4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0-4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