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4 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页 |
第二章 中国海关执法腐败问题 | 第13-15页 |
2.1 海关执法腐败的概念 | 第13-14页 |
2.2 海关执法腐败问题体制因素的概念与内容 | 第14-15页 |
第三章 中国海关执法腐败问题的体制因素分析 | 第15-28页 |
3.1 权力运行 | 第15-18页 |
3.1.1 海关垂直领导体制的权力空间膨胀 | 第15-16页 |
3.1.2 海关垂直领导权的分散化 | 第16-18页 |
3.2 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3.2.1 组织结构配置不合理 | 第18-19页 |
3.2.1.1 职能分工与部门主义 | 第18页 |
3.2.1.2 形式集权与权力下沉 | 第18-19页 |
3.2.1.3 机构快速扩张导致实际控制力下降 | 第19页 |
3.3 运行机制 | 第19-24页 |
3.3.1 缺乏有效的执行与监督制约 | 第19-20页 |
3.3.2 标准化制度建设方面欠缺 | 第20-22页 |
3.3.3 海关薪酬制度的不合理 | 第22-23页 |
3.3.4 内部控制不到位 | 第23-24页 |
3.4 人员配置 | 第24-28页 |
3.4.1 人力资源配置的不足 | 第24-26页 |
3.4.2 领导干部人事管理措施治标不治本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国际海关体制方面防治执法腐败的经验借鉴 | 第28-33页 |
4.1 国际海关的组织结构设计 | 第28-30页 |
4.1.1 美国海关 | 第28-29页 |
4.1.2 日本海关 | 第29-30页 |
4.1.3 欧盟海关 | 第30页 |
4.2 国际海关的监督管理部门 | 第30-32页 |
4.2.1 美国海关 | 第30-31页 |
4.2.2 日本海关 | 第31-32页 |
4.2.3 欧盟海关 | 第32页 |
4.3 国际海关体制方面防治执法腐败的经验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对于体制方面防治执法腐败的建议与对策 | 第33-44页 |
5.1 规范权力运行 | 第33-34页 |
5.1.1 控制“一把手”权力范围 | 第33-34页 |
5.1.2 行政与监督相分离 | 第34页 |
5.2 完善组织结构 | 第34-38页 |
5.2.1 组织结构配置更合理 | 第34-38页 |
5.2.1.1 强化总署职能,突出海关整体规划与管理 | 第34-36页 |
5.2.1.2 合并直属海关,设立跨行政区划的地区海关 | 第36-37页 |
5.2.1.3 加强现场海关,突出一线执法职能 | 第37-38页 |
5.3 深化海关运行制度建设 | 第38-42页 |
5.3.1 加强海关行政执法监督 | 第38-39页 |
5.3.2 加大惩治执法腐败力度 | 第39-40页 |
5.3.3 规范合理的薪酬制度 | 第40-41页 |
5.3.4 加强海关内部控制建设 | 第41-42页 |
5.3.4.1 加强海关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 第41页 |
5.3.4.2 以风险管理为主导的海关内部控制 | 第41-42页 |
5.4 强化人员配置 | 第42-44页 |
5.4.1 优化人事机制 | 第42页 |
5.4.2 选拔业务专家 | 第42-43页 |
5.4.3 加强用人监督 | 第43-4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