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前言 | 第6页 |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与奴役 | 第6-14页 |
1. 黑格尔辩证法:异化逻辑的内在结构 | 第7-9页 |
2. “人—物”区分:异化逻辑的预设前提 | 第9-10页 |
3. 改造“人—物”区分:解放的可能性 | 第10-13页 |
4. 私有制何以可能:异化逻辑的基本困难 | 第13-14页 |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从批判所有制到批判生产 | 第14-19页 |
1.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转向与黑格尔辩证法 | 第14-16页 |
2. 分工与奴役 | 第16-18页 |
3. 分工的问题 | 第18-19页 |
四、《资本论》及其手稿:剩余价值与奴役 | 第19-27页 |
1. 剩余价值的概念体系 | 第19-22页 |
2. 《大纲》与剩余价值 | 第22-24页 |
3. 劳动二重性与奴役 | 第24-27页 |
五、对“人—物”区分的反思 | 第27-33页 |
注释 | 第33-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后记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