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电火花线切割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2-16页 |
1.2.1 电火花线切割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3-15页 |
1.2.2 电火花线切割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1.3 复杂曲面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6-18页 |
1.3.1 复杂曲面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2 复杂曲面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3 复杂曲面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 第18页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复杂曲面线切割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数控回转台的设计 | 第20-33页 |
2.1 复杂曲面线切割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0-26页 |
2.1.1 极坐标加工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1-24页 |
2.1.2 双旋转坐标加工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4-25页 |
2.1.3 三轴双旋转坐标加工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2.1.4 四轴联动加工系统数学模型的形式 | 第26页 |
2.2 数控回转台的设计 | 第26-30页 |
2.2.1 数控回转台的开发设计背景 | 第26-27页 |
2.2.2 数控回转台的传动原理及运动分析 | 第27-28页 |
2.2.3 数控回转台的结构设计 | 第28-30页 |
2.3 数控回转台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0-32页 |
2.3.1 数控回转台传动机构间隙问题 | 第30页 |
2.3.2 数控回转台平衡性与夹具装夹问题 | 第30-31页 |
2.3.3 数控回转台数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数控回转台结构的改进设计 | 第33-48页 |
3.1 齿轮间隙消除方法的研究综述 | 第33-35页 |
3.1.1 电控式齿轮间隙消除方法 | 第33-34页 |
3.1.2 机械式齿轮间隙消除方法 | 第34-35页 |
3.2 数控回转台齿轮消隙机构的设计 | 第35-42页 |
3.2.1 弹簧摆块齿轮自动消隙机构工作原理 | 第35-36页 |
3.2.2 弹簧摆块齿轮自动消隙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 第36-39页 |
3.2.3 弹簧摆块齿轮自动消隙机构的运动分析 | 第39-42页 |
3.3 数控回转台的静平衡和夹具设计 | 第42-47页 |
3.3.1 数控回转台的静平衡设计 | 第43-45页 |
3.3.2 数控回转台的夹具设计 | 第45-46页 |
3.3.3 数控回转台的整体改进设计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数控回转台的运动仿真及有限元分析 | 第48-66页 |
4.1 数控回转台的运动仿真及分析 | 第48-56页 |
4.1.1 UG软件的简介 | 第48-49页 |
4.1.2 数控回转台的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4.1.3 数控回转台运动仿真的实现 | 第50-52页 |
4.1.4 数控回转台的运动仿真分析结果 | 第52-56页 |
4.2 数控回转台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56-64页 |
4.2.1 ABAQUS软件的简介 | 第56-57页 |
4.2.2 数控回转台横轴的有限元分析 | 第57-62页 |
4.2.3 弹簧摆块齿轮消隙机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62-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四轴联动线切割加工系统的仿真及应用技术研究 | 第66-81页 |
5.1 复杂曲面线切割加工仿真系统的实现 | 第66-77页 |
5.1.1 基于VC++的OpenGL建模编程环境的建立 | 第67-72页 |
5.1.2 仿真软件的整体框架结构 | 第72-76页 |
5.1.3 复杂曲面线切割典型曲面的成型仿真 | 第76-77页 |
5.2 基于数控回转台的复杂曲面线切割加工实验研究 | 第77-80页 |
5.2.1 复杂曲面零件线切割加工实验 | 第77-79页 |
5.2.2 复杂曲面零件线切割加工误差分析 | 第79-8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附录 | 第86-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