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聚苯乙烯/炭黑复合粒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9页
    1.1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及分类第12-13页
    1.2 苯乙烯基聚合物材料概述第13-14页
        1.2.1 苯乙烯概述第13页
        1.2.2 聚苯乙烯及其复合材料概述第13-14页
        1.2.3 聚苯乙稀材料的应用第14页
    1.3 炭黑材料第14-20页
        1.3.1 炭黑简介第14-16页
        1.3.2 结构与性能第16-18页
        1.3.3 碳黑的改性第18-20页
            1.3.3.1 炭黑接枝改性第18-19页
            1.3.3.2 炭黑的氧化改性第19-20页
            1.3.3.3 表面活性剂改性第20页
        1.3.4 炭黑的应用第20页
    1.4 悬浮聚合制备聚苯乙烯及其复合珠粒的生产工艺第20-26页
        1.4.1 悬浮聚合工艺概况第20-21页
        1.4.2 苯乙烯悬浮聚合机理第21-23页
        1.4.3 悬浮聚合影响因素第23-26页
    1.5 本课题的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6-29页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26-27页
        1.5.2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第27页
        1.5.3 本课题的创新点第27-29页
第二章 聚苯乙烯粒子的合成及表征第29-45页
    2.1 前言第29-30页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0-31页
        2.2.1 实验仪器第30页
        2.2.2 实验试剂第30-31页
    2.3 聚苯乙烯(PS)的制备与表征第31-35页
        2.3.1 PS的合成原理第31页
        2.3.2 反应步骤第31-33页
            2.3.2.1 苯乙烯的精制第31-32页
            2.3.2.2 BPO的精制第32页
            2.3.2.3 聚苯乙烯的合成第32-33页
        2.3.3 聚合物珠粒的表征第33-35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5-43页
        2.4.1 分散剂对悬浮聚合的影响第35-37页
            2.4.1.1 分散剂用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第35-36页
            2.4.1.2 分散剂对聚合物粒径的影响第36-37页
        2.4.2 引发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第37-39页
            2.4.2.1 引发剂对聚合时间及聚合物粒径的影响第37-38页
            2.4.2.2 不同实验条件下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第38-39页
        2.4.3 搅拌速度对苯乙烯悬浮聚合的影响第39-40页
        2.4.4 水油比及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第40-41页
            2.4.4.1 水油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第40页
            2.4.4.2 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第40-41页
        2.4.5 聚合物热稳定性分析第41-42页
        2.4.6 聚合物粒子形貌分析第42-43页
        2.4.7 聚合物红外分析第43页
    2.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三章 炭黑的改性与表征第45-61页
    3.1 引言第45页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5-47页
    3.3 不同条件下的炭黑改性方法及其表征第47-50页
        3.3.1 炭黑的预处理第47页
        3.3.2 氧化改性炭黑的合成第47-48页
        3.3.3 氧化改性炭黑正交实验第48页
        3.3.4 油酸改性炭黑第48-49页
        3.3.5 不同改性炭黑的表征第49-50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50-60页
        3.4.1 氧化改性炭黑正交实验结果分析第50-51页
        3.4.2 改性前后炭黑XPS分析第51-53页
        3.4.3 炭黑及改性炭黑的红外分析第53-54页
            3.4.3.1 氧化改性炭黑红外分析第53页
            3.4.3.2 油酸吸附改性炭黑红外分析第53-54页
        3.4.4 炭黑热稳定性分析第54-55页
        3.4.5 炭黑表面形貌分析第55-56页
        3.4.6 炭黑分散稳定性分析第56-57页
        3.4.7 炭黑粒径分析第57-58页
        3.4.8 氧化改性炭黑表面电性测定第58-60页
            3.4.8.1 电泳实验测定炭黑电性第58-59页
            3.4.8.2 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炭黑电势值第59-60页
    3.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PS/CB复合粒子的合成与表征第61-82页
    4.1 引言第61页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61-63页
        4.2.1 实验仪器第61-62页
        4.2.2 实验试剂第62-63页
    4.3 悬浮聚合制备PS/CB复合粒子第63-65页
        4.3.1 原料提纯第63页
        4.3.2 PS/CB复合粒子的合成第63-65页
    4.4 PS/CB复合粒子的表征第65-67页
    4.5 结果与讨论第67-79页
        4.5.1 改性前后炭黑在苯乙烯与水中的分散稳定性第67-68页
        4.5.2 分散剂对聚合物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第68-70页
        4.5.3 改性炭黑添加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第70-72页
        4.5.4 引发剂对合成PS/CB复合粒子的影响第72-74页
            4.5.4.1 引发剂浓度对聚合时间的影响第72-73页
            4.5.4.2 不同引发剂浓度下聚合物的分子量第73-74页
        4.5.5 聚合物熔体流动速率(MFR)测定第74-75页
        4.5.6 聚合物热稳定性分析第75-76页
        4.5.7 聚合物微观形貌分析第76-77页
        4.5.8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第77-78页
        4.5.9 材料的极限氧指数测定第78-79页
    4.6 改性炭黑存在下苯乙烯悬浮聚合机理研究第79-81页
    4.7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结论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93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影响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推广模式因素的初步探讨
下一篇:子宫肌瘤组织病理成分与MR-T2WI信号、超声消融疗效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