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4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19页 |
2.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第14-15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2.1.2 分组和干预方法 | 第14页 |
2.1.3 纳入标准 | 第14页 |
2.1.4 排除标准 | 第14-15页 |
2.2 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 第15-18页 |
2.2.1 一般临床资料收集 | 第15页 |
2.2.2 影像资料采集 | 第15-16页 |
2.2.3 图像分析 | 第16-17页 |
2.2.4 数据分析 | 第17-18页 |
2.3 统计方法 | 第18-19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9-26页 |
3.1 纳入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 第19页 |
3.2 患者颈动脉狭窄检出情况 | 第19-20页 |
3.3 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检出情况 | 第20-23页 |
3.3.1 高分辨核磁AHA斑块分型检出情况 | 第20-22页 |
3.3.2 高分辨核磁联合颈动脉超声对易损斑块检出情况 | 第22-23页 |
3.3.3 两组患者不同检测方法对易损斑块检出情况 | 第23页 |
3.4 两组患者二级预防策略的比较 | 第23-24页 |
3.5 两组患者90天、6 个月后出现脑梗死、TIA发病率 | 第24页 |
3.6 典型病例 | 第24-26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6-30页 |
4.1 高分辨核磁与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斑块的诊断 | 第26-28页 |
4.2 颈动脉斑块检测在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 第28-29页 |
4.3 展望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文献综述 | 第35-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