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第二语言教学”研究情况 | 第13-14页 |
1.2.3 实践能力 | 第14-15页 |
1.2.4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践能力 | 第15页 |
1.2.5 小结 | 第15-16页 |
1.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1.3.2 问卷调查法 | 第16页 |
1.3.3 访谈法 | 第16页 |
1.4 研究的意义 | 第16-18页 |
1.4.1 理论意义 | 第17页 |
1.4.2 实践意义 | 第17-18页 |
2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践能力概述 | 第18-23页 |
2.1 实践能力 | 第18页 |
2.2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践能力 | 第18-19页 |
2.3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践能力的结构分析 | 第19-20页 |
2.4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方式 | 第20-23页 |
2.4.1 课程学习 | 第20-21页 |
2.4.2 教学实习 | 第21-22页 |
2.4.3 自我训练 | 第22-23页 |
3 四川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 第23-39页 |
3.1 四川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概况 | 第23页 |
3.2 四川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方式 | 第23-30页 |
3.2.1 课程学习 | 第23-28页 |
3.2.2 教学实习 | 第28-30页 |
3.3 四川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现状问卷调查 | 第30-38页 |
3.3.1 基本信息 | 第30-33页 |
3.3.2 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认识 | 第33-35页 |
3.3.3 课程学习 | 第35-37页 |
3.3.4 教学实习 | 第37页 |
3.3.5 毕业后的工作 | 第37-38页 |
3.4 四川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调查的分析 | 第38-39页 |
4 国外“第二语言教育”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探究 | 第39-44页 |
4.1 日本语教育 | 第39-42页 |
4.1.1 日本语教育概述 | 第39-40页 |
4.1.2 日本语教育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 第40-42页 |
4.2 对外英语教育(TESOL) | 第42-43页 |
4.2.1 对外英语教育概述 | 第42页 |
4.2.2 对外英语教育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 第42-43页 |
4.3 国外“第二语言教育”对我国的借鉴之处 | 第43-44页 |
5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 | 第44-49页 |
5.1 存在的问题 | 第44-45页 |
5.1.1 外部环境:专业发展所需的职业体系缺乏 | 第44页 |
5.1.2 内部培养:专业性设置薄弱、实践性强调不足 | 第44-45页 |
5.1.3 自我意识:外在动机占据主导地位 | 第45页 |
5.2 改进策略 | 第45-49页 |
5.2.1 适应外部环境,建设专业发展需求的职业体系 | 第45-46页 |
5.2.2 在内部培养中加强专业性建设,形成有针对性的“三教” | 第46页 |
5.2.3 增强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实践能力迁移 | 第46-47页 |
5.2.4 强化自我意识,形成以兴趣和成就动机为主的实践动机 | 第47-49页 |
6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