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 1.1 吸波材料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1.2 隐身吸波材料的发展历史 | 第10-11页 |
| 1.3 吸波材料的分类 | 第11-16页 |
| 1.3.1 电阻型吸波材料 | 第12-13页 |
| 1.3.2 电介质型吸波材料 | 第13页 |
| 1.3.3 磁介质型吸波材料 | 第13-14页 |
| 1.3.4 新型吸波材料 | 第14-16页 |
| 1.4 新型碳基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 1.4.1 碳纳米管及其复合吸波材料 | 第16-18页 |
| 1.4.2 石墨烯及其复合吸波材料 | 第18-19页 |
| 1.5 电磁波吸收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 1.5.1 微波吸收的相关物理参数 | 第19-21页 |
| 1.5.2 单层微波吸收原理 | 第21-22页 |
| 1.6 吸波材料的发展趋势 | 第22页 |
|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2-24页 |
| 第2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分析表征 | 第24-27页 |
| 2.1 实验主要原料和药品 | 第24页 |
| 2.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 2.3 材料分析表征手段 | 第25-27页 |
| 第3章 铁氧体/中孔炭微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 | 第27-51页 |
| 3.1 中孔炭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第27-32页 |
| 3.1.1 引言 | 第27页 |
| 3.1.2 中孔炭微球的制备 | 第27-28页 |
| 3.1.3 中孔炭微球的结构形貌表征 | 第28-29页 |
| 3.1.4 中孔炭微球的电磁性能 | 第29-30页 |
| 3.1.5 中孔炭微球的吸波性能 | 第30-32页 |
| 3.2 Fe_3O_4/MCMSs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 第32-43页 |
| 3.2.1 引言 | 第32页 |
| 3.2.2 Fe_3O_4/MCMSs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2-33页 |
| 3.2.3 Fe_3O_4/MCMSs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表征 | 第33-37页 |
| 3.2.4 Fe_3O_4/MCMSs复合材料的磁化性质 | 第37-38页 |
| 3.2.5 Fe_3O_4/MCMSs复合材料电磁性能 | 第38-41页 |
| 3.2.6 Fe_3O_4/MCMSs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 第41-43页 |
| 3.3 NiFe_2O_4/MCMSs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 第43-49页 |
| 3.3.1 引言 | 第43-44页 |
| 3.3.2 NiFe_2O_4/MCMSs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4页 |
| 3.3.3 NiFe_2O_4/MCMSs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表征 | 第44-47页 |
| 3.3.4 NiFe_2O_4/MCMSs复合材料的磁化性质 | 第47页 |
| 3.3.5 NiFe_2O_4/MCMSs复合材料的电磁性能 | 第47-48页 |
| 3.3.6 NiFe_2O_4/MCMSs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 第48-4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4章 镀镍中孔炭微球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 | 第51-64页 |
| 4.1 引言 | 第51页 |
| 4.2 化学镀镍的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2页 |
| 4.3.1 化学镀镍的工艺条件的讨论 | 第52-58页 |
| 4.3.2 镀镍中孔炭微球的结构形貌表征 | 第58-59页 |
| 4.3.3 镀镍中孔炭微球的磁化性质 | 第59-60页 |
| 4.3.4 镀镍中孔炭微球的电磁性能 | 第60-61页 |
| 4.3.5 镀镍中孔炭微球的吸波性能 | 第61-62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5章 主要结论以及工作展望 | 第64-66页 |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 5.2 本文创新点 | 第65页 |
| 5.3 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 附录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