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增透光学器件的设计与功能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引言 | 第9-10页 |
| 1.2 微纳增透光学器件的研究与应用 | 第10-12页 |
| 1.2.1 微纳增透光学器件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2 微纳增透光学器件的应用 | 第11-12页 |
| 1.3 微纳增透光学器件的制备方法 | 第12-14页 |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微纳增透光学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 2.1 微纳增透光学结构的设计方法 | 第15-16页 |
| 2.1.1 严格耦合波法 | 第15-16页 |
| 2.1.2 等效媒质理论 | 第16页 |
| 2.1.3 时域有限差分法 | 第16页 |
| 2.2 微纳增透光学器件激光损伤的表征 | 第16-18页 |
| 2.2.1 激光诱导损伤的定义 | 第16-17页 |
| 2.2.2 激光损伤阈值的定义 | 第17页 |
| 2.2.3 激光损伤测试方法 | 第17-18页 |
| 2.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17页 |
| 2.2.3.2 光学显微镜 | 第17-18页 |
| 2.3 COMSOL仿真软件简介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微纳增透光学器件增透性能的理论与设计 | 第19-27页 |
| 3.1 引言 | 第19页 |
| 3.2 微纳增透光学结构的设计理论 | 第19-23页 |
| 3.3 微纳增透光学结构增透性能分析 | 第23-2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微纳增透光学器件激光损伤理论及分析 | 第27-43页 |
| 4.1 激光诱导损伤分析 | 第27-29页 |
| 4.2 微纳增透光学器件激光损伤的理论与模型 | 第29-37页 |
| 4.2.1 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30-33页 |
| 4.2.1.1 热传导方程及其边界条件 | 第30-31页 |
| 4.2.1.2 温度插值函数 | 第31-32页 |
| 4.2.1.3 温度场有限元基本模型 | 第32-33页 |
| 4.2.2 热应力场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33-37页 |
| 4.3 微纳增透光学器件激光损伤的仿真与分析 | 第37-42页 |
| 4.3.1 宏观温度分布仿真 | 第37-39页 |
| 4.3.2 微观电场分布仿真 | 第39页 |
| 4.3.3 微观热应力仿真 | 第39-40页 |
| 4.3.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40-42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 5.1 总结 | 第43页 |
| 5.2 展望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