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地热系统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1.1 概述 | 第9页 |
1.1.2 国际地热系统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1.3 国内地热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采用的方法 | 第14-17页 |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1.2.2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2.3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地热背景与地下热水分布 | 第17-31页 |
2.1 区域地质地热背景 | 第17-19页 |
2.1.1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7-18页 |
2.1.2 区域地热背景 | 第18-19页 |
2.2 地下热水分布概况 | 第19-20页 |
2.3 主要地热区特征 | 第20-31页 |
2.3.1 修水白岭地热区 | 第20-24页 |
2.3.2 修水汤桥地热区 | 第24-27页 |
2.3.3 奉新九仙汤地热区 | 第27-31页 |
第三章 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第31-45页 |
3.1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第31-34页 |
3.1.1 用于化学分析样品的前处理 | 第33-34页 |
3.1.2 用于同位素分析样品的前处理 | 第34页 |
3.1.3 样品的测试 | 第34页 |
3.2 白岭抗日温泉的水化学特征 | 第34-38页 |
3.3 汤桥温泉水化学特征 | 第38-41页 |
3.4 九仙汤温泉水化学特征 | 第41-45页 |
第四章 研究区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5-57页 |
4.1 温泉水的起源 | 第45-53页 |
4.1.1 白岭温泉热水的起源 | 第46-49页 |
4.1.2 汤桥温泉水的起源 | 第49-51页 |
4.1.3 九仙汤温泉水的起源 | 第51-53页 |
4.2 温泉水年龄 | 第53-57页 |
4.2.1 白岭温泉水的年龄 | 第54页 |
4.2.2 汤桥温泉水的年龄 | 第54-55页 |
4.2.3 九仙汤温泉水的年龄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地下热水水-岩平衡研究 | 第57-67页 |
5.1 水-岩平衡研究方法 | 第57-59页 |
5.1.1 多矿物平衡图解法 | 第57-58页 |
5.1.2 Na-K-Mg三角图解法 | 第58页 |
5.1.3 离子关系判别法 | 第58-59页 |
5.2 白岭抗日温泉水-岩平衡计算 | 第59-61页 |
5.2.1 多矿物平衡图解法 | 第59-60页 |
5.2.2 Na-K-Mg三角图解 | 第60-61页 |
5.3 汤桥温泉水-岩平衡计算 | 第61-63页 |
5.3.1 多矿物平衡图解法 | 第62页 |
5.3.2 Na-K-Mg三角图解 | 第62-63页 |
5.4 九仙汤温泉水-岩平衡计算 | 第63-67页 |
5.4.1 多矿物平衡图解法 | 第64页 |
5.4.2 Na‐K‐Mg三角图解 | 第64-67页 |
第六章 赣西北地下热水热储温度的评价 | 第67-77页 |
6.1 热储温度评价的方法及其原理 | 第67-73页 |
6.1.1 直接测量法 | 第67页 |
6.1.2 计算方法 | 第67-73页 |
6.2 赣西北地下热水热储温度的评价 | 第73-77页 |
6.2.1 温标方法的选择 | 第73页 |
6.2.2 热储温度的计算 | 第73-77页 |
第七章 结语与讨论 | 第77-79页 |
7.1 结论 | 第77页 |
7.2 问题讨论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