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稳态和瞬态传热理论对焊接圆钢管节点在高温下性能的研究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10-25页 | 
| 1.1 引言 | 第10-12页 | 
| 1.1.1 圆钢管节点介绍 | 第10-12页 | 
| 1.1.2 圆钢管节点抗火研究的必要性 | 第12页 | 
| 1.2 常温下圆钢管节点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1.2.1 常温下圆钢管节点静力强的研究 | 第12-14页 | 
| 1.2.2 常温下圆钢管节点疲劳性能的研究 | 第14-15页 | 
| 1.2.3 常温下圆钢管节点滞回性能的研究 | 第15-16页 | 
| 1.2.4 常温下圆钢管节点抗冲击性能的研究 | 第16-18页 | 
| 1.3 高温下圆钢管节点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 1.3.1 高温下管节点研究方法与理论 | 第18页 | 
| 1.3.2 稳态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1.3.3 瞬态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3-25页 | 
| 2 传热基本理论以及欧洲规范相关规定 | 第25-34页 | 
| 2.1 传热的基本原理 | 第25-29页 | 
| 2.1.1 热传导 | 第25-26页 | 
| 2.1.2 热对流 | 第26-27页 | 
| 2.1.3 热辐射 | 第27-29页 | 
| 2.2 欧洲规范的相关规定 | 第29-34页 | 
| 2.2.1 火灾升温曲线 | 第29-30页 | 
| 2.2.2 传热系数取值 | 第30页 | 
| 2.2.3 高温下钢材的材料属性 | 第30-34页 | 
| 3 T型管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34-48页 | 
| 3.1 有限元模拟方法 | 第34-35页 | 
| 3.2 稳态有限元模型 | 第35-37页 | 
| 3.2.1 网格方案 | 第35-36页 | 
| 3.2.2 荷载与边界条件 | 第36-37页 | 
| 3.2.3 材料属性及传热参数取值 | 第37页 | 
| 3.3 瞬态有限元模型 | 第37-39页 | 
| 3.3.1 网格方案 | 第37-38页 | 
| 3.3.2 荷载与边界条件 | 第38页 | 
| 3.3.3 材料属性及传热参数取值 | 第38-39页 | 
| 3.4 稳态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第39-42页 | 
| 3.4.1 试验相关介绍 | 第39-40页 | 
| 3.4.2 有限元模拟模型 | 第40-41页 | 
| 3.4.3 验证结果 | 第41-42页 | 
| 3.5 瞬态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第42-46页 | 
| 3.5.1 试验相关介绍 | 第42-43页 | 
| 3.5.2 有限元模拟模型 | 第43-44页 | 
| 3.5.3 验证结果 | 第44-46页 | 
| 3.6 本章结论 | 第46-48页 | 
| 4 稳态与瞬态理论适用性参数分析 | 第48-69页 | 
| 4.1 模型几何外形以及参数的选取 | 第48-50页 | 
| 4.2 稳态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0-56页 | 
| 4.3 瞬态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6-59页 | 
| 4.4 参数对稳态与瞬态分析差异的影响 | 第59-62页 | 
| 4.5 高温下T型管节点极限承载力工程设计建议 | 第62-65页 | 
| 4.6 高温下T型管节点的失效模式 | 第65-68页 | 
| 4.7 本章结论 | 第68-69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5.1 结论 | 第69-70页 | 
| 5.2 展望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