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晶硅组件热斑故障诊断研究
|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1.1 光伏行业背景及现状 | 第7-8页 |
| 1.2 光伏电池种类及特性 | 第8-10页 |
| 1.3 热斑故障检测技术发展动态 | 第10-12页 |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晶硅电池工作原理及热斑效应 | 第14-22页 |
| 2.1 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 2.2 光伏电池的基本参数 | 第15-17页 |
| 2.3 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 | 第17-18页 |
| 2.4 光伏电池热斑效应 | 第18-21页 |
| 2.4.1 热斑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19-20页 |
| 2.4.2 传统热斑效应的预防策略 | 第20-21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基于漏电流的热斑故障诊断系统 | 第22-41页 |
| 3.1 引言 | 第22页 |
| 3.2 光伏组件中各单电池的特性分析 | 第22-29页 |
| 3.2.1 光伏电池中热斑的检测 | 第23-24页 |
| 3.2.2 暗状态下电池反向偏置电流特性 | 第24-26页 |
| 3.2.3 结晶缺陷与热斑效应相关性试验 | 第26-27页 |
| 3.2.4 热斑电池对组件电流路径的影响 | 第27-29页 |
| 3.2.5 热斑电池温度特性测试 | 第29页 |
| 3.3 基于漏电流的热斑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 第29-38页 |
| 3.3.1 系统方案设计 | 第29-31页 |
| 3.3.2 系统硬件设计 | 第31-32页 |
| 3.3.3 明暗动画设计 | 第32-34页 |
| 3.3.4 系统程序设计 | 第34-38页 |
| 3.4 电流型热斑诊断系统试验结果 | 第38-40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电压型热斑故障诊断系统 | 第41-55页 |
| 4.1 电流型热斑故障诊断法的不足 | 第41-43页 |
| 4.2 电流型热斑诊断法失效分析 | 第43-44页 |
| 4.3 电压型热斑故障诊断法原理 | 第44-45页 |
| 4.4 电压型热斑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 第45-49页 |
| 4.4.1 系统硬件设计 | 第45页 |
| 4.4.2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5-46页 |
| 4.4.3 负载R值的选择 | 第46-47页 |
| 4.4.4 阈值的研究 | 第47-49页 |
| 4.5 电压型热斑故障诊断系统试验结果 | 第49-50页 |
| 4.6 实地光伏阵列诊断试验及结果 | 第50-54页 |
| 4.6.1 试验系统构成 | 第50-53页 |
| 4.6.2 电压型诊断系统试验结果 | 第53-54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 5.1 全文总结 | 第55页 |
| 5.2 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