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野下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服饰变迁解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2 社会性别意识对服饰变迁的影响 | 第17-34页 |
2.1 “无性差”之美的时代 | 第17-19页 |
2.2 改革开放后新意识对两性服饰的影响 | 第19-34页 |
2.2.1 女性气质的回归 | 第20-23页 |
2.2.2 彰显男性气概 | 第23-26页 |
2.2.3 中性化服饰的流行 | 第26-34页 |
3 社会分层对服饰变迁的影响 | 第34-49页 |
3.1 “阶级”划分下单调乏味的服饰 | 第34-36页 |
3.2 社会分层的重构对服饰潮流的影响 | 第36-49页 |
3.2.1 社会上层:引领服饰潮流 | 第37-41页 |
3.2.2 社会中层:推动服饰潮流 | 第41-45页 |
3.2.3 社会下层:站在服饰潮流的两端 | 第45-49页 |
4 消费文化对服饰变迁的影响 | 第49-69页 |
4.1 消费“破旧” | 第49-51页 |
4.2 盲目与渴求 | 第51-54页 |
4.3 消费多元化 | 第54-69页 |
4.3.1“节俭”的延续 | 第54-55页 |
4.3.2 理性的选择 | 第55-57页 |
4.3.3 符号消费 | 第57-59页 |
4.3.4 自我表现与认同 | 第59-62页 |
4.3.5 追求享乐 | 第62-69页 |
5 设计实践 | 第69-74页 |
5.1 作品构思 | 第69页 |
5.2 造型设计 | 第69-72页 |
5.3 制作实践 | 第72页 |
5.4 效果展示 | 第72-73页 |
5.5 不足和展望 | 第73-74页 |
6 结论 | 第74-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