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论文--原子物理学论文

里德堡H原子在非均匀场及金属面附近的光电离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引言第14-21页
    1.1 选题意义第14-15页
    1.2 里德堡原子和非均匀电场第15-16页
    1.3 半经典开轨道理论第16-17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5 本文创新点第18-19页
    1.6 本文结构第19-21页
第2章 里德堡氢原子在梯度电场中的光电离第21-36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第21-26页
        2.2.1 体系的物理图像、哈密顿量第21-23页
        2.2.2 几种典型的电离电子的运动轨道第23-25页
        2.2.3 探测平面上的电子几率密度计算公式第25-26页
    2.3 结果讨论与分析第26-35页
        2.3.1 z=-0.5,ε=-0.1,α=3.0 时体系的光电离图像第26-28页
        2.3.2 标度能量对该体系光电离的调控研究第28-32页
        2.3.3 标度电场梯度对该体系光电离的调控研究第32-34页
        2.3.4 探测器平面位置对电子几率密度的影响第34-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里德堡氢原子在金属面附近静电场中的光电离第36-49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第36-38页
        3.2.1 体系的物理图像和哈密顿量第36-37页
        3.2.2 探测平面上的电子几率密度计算公式第37-38页
    3.3 结果讨论与分析第38-47页
        3.3.1 不同类型的光电离电子轨道第38-39页
        3.3.2 ε=-0.2 时,f=0(无电场)与f=0.04 下光电离图像的比较第39-41页
        3.3.3 标度电场强度对该体系光电离的调控研究第41-45页
        3.3.4 标度能量对该体系光电离的调控研究第45-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4章 里德堡氢原子在梯度电场和金属面附近的光电离第49-61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第49-52页
        4.2.1 体系的物理图像和哈密顿量第49-52页
        4.2.2 探测平面上的电子通量密度计算公式第52页
    4.3 结果讨论与分析第52-59页
        4.3.1 ε=-2.0,α=5.0, z=-0.1 时体系的光电离图像第52-54页
        4.3.2 标度电场梯度对氢原子在金属面附近光电离的调控研究第54-57页
        4.3.3 金属面位置对氢原子在梯度电场和金属面附近光电离的调控研究第57-59页
        4.3.4 标度能量对电子通量密度的影响第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梯度电场对匀强磁场中氢原子光电离的影响第61-78页
    5.1 引言第61页
    5.2 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第61-64页
        5.2.1 体系的物理图像和哈密顿量第61-63页
        5.2.2 体系的电子出射波函数第63-64页
    5.3 结果讨论与分析第64-77页
        5.3.1 标度电场梯度对氢原子光电离电离率的影响第64-69页
        5.3.2 标度磁场强度对氢原子光电离电离率的影响第69-73页
        5.3.3 标度能量对氢原子光电离电离率的影响第73-75页
        5.3.4 氢原子光电离电离率曲线中的自相似结构第75-77页
    5.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8-80页
    6.1 总结第78-79页
    6.2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作者简历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5%伊维菌素·丁氟螨酯水乳剂的研制
下一篇:无人机低空航摄系统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中的应用--以景谷县永平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