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亚砜—钯催化烯丙基C-H键胺化反应的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8页 |
1.1 C-H键活化的发展 | 第15-16页 |
1.2 含氮化合物及其重要意义 | 第16-18页 |
1.3 C-N键的形成 | 第18-20页 |
1.4 钯催化烯丙基C-H键活化 | 第20-26页 |
1.4.1 钯催化烯丙基C-H键活化 | 第20-23页 |
1.4.2 钯催化烯丙基C-H键直接胺化 | 第23-26页 |
1.5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8-29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28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29-62页 |
3.1 仪器及试剂 | 第29-31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3.1.2 试剂及来源 | 第29-3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1-62页 |
3.2.1 双亚砜配体的合成 | 第31-39页 |
3.2.2 底物烯烃和氨基甲酸酯原料的合成 | 第39-44页 |
3.2.3 烯丙位C-H键胺化实验 | 第44-45页 |
3.2.4 不同含N亲核试剂与烯烃的反应 | 第45-47页 |
3.2.5 不同烯烃与含N亲核试剂的反应 | 第47-56页 |
3.2.6 胺化产物的应用研究实验 | 第56-62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62-72页 |
4.1 反应条件的优化筛选 | 第62-66页 |
4.1.1 溶剂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62-63页 |
4.1.2 氧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63-64页 |
4.1.3 配体对反应的影响 | 第64-65页 |
4.1.4 钯化合物对反应的影响 | 第65-66页 |
4.1.5 结论 | 第66页 |
4.2 底物结构对反应的影响 | 第66-70页 |
4.2.1 与12a反应时烯烃结构的影响 | 第66-67页 |
4.2.2 含N亲核试剂结构的影响 | 第67-68页 |
4.2.3 与12e反应时烯烃结构的影响 | 第68-70页 |
4.3 胺化产物的应用研究 | 第70-72页 |
第五章 论文总结 | 第72-73页 |
5.1 小结 | 第72页 |
5.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附录 | 第79-12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