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空间设计研究--以大唐淮北发电厂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第9-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3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页 |
1.4 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6 相关概念及术语界定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废旧工业建筑空间再利用设计范例 | 第17-30页 |
2.1 波兰维利奇卡古盐矿博物馆 | 第17-19页 |
2.2 德国鲁尔区奥伯豪森 | 第19-21页 |
2.3 美国西雅图煤气公园 | 第21-22页 |
2.4 北京798艺术区 | 第22-26页 |
2.5 木木美术馆 | 第26-28页 |
2.6 中山岐江公园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大唐淮北发电厂环境分析 | 第30-37页 |
3.1 自然环境 | 第30-31页 |
3.1.1 承南启北的地理位置 | 第30页 |
3.1.2 丰厚的自然资源 | 第30页 |
3.1.3 适宜的气候条件 | 第30-31页 |
3.2 人文环境 | 第31-32页 |
3.2.1 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 第31页 |
3.2.2 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 | 第31页 |
3.2.3 转型崛起中的城市发展 | 第31-32页 |
3.3 空间构成 | 第32-33页 |
3.3.1 平面分布 | 第32页 |
3.3.2 功能空间 | 第32-33页 |
3.3.3 景观附设 | 第33页 |
3.4 问题点与切入点 | 第33-37页 |
3.4.1 大唐淮北发电厂发展 | 第33-34页 |
3.4.2 大唐淮北发电厂现存问题 | 第34-35页 |
3.4.3 再利用价值认定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从废旧发电厂到相城文化中心 | 第37-52页 |
4.1 主题定位与设计构思 | 第37-40页 |
4.1.1 再利用思路 | 第37-38页 |
4.1.2 设计主题 | 第38页 |
4.1.3 功能布局 | 第38-40页 |
4.2 空间布局与动线设计 | 第40-42页 |
4.2.1 空间功能替换 | 第40页 |
4.2.2 空间改建 | 第40-42页 |
4.2.3 建筑扩建 | 第42页 |
4.3 装饰元素与造型 | 第42-46页 |
4.3.1 外立面改造设计 | 第42-43页 |
4.3.2 涂鸦 | 第43-44页 |
4.3.3 入口处设计 | 第44-45页 |
4.3.4 雕塑及街边小景设置 | 第45-46页 |
4.4 装饰色彩与光环境 | 第46-48页 |
4.4.1 空间色彩运用 | 第46-47页 |
4.4.2 光的运用 | 第47-48页 |
4.4.3 空间材料运用 | 第48页 |
4.5 附属设施设计 | 第48-50页 |
4.5.1 交通组织 | 第49页 |
4.5.2 公共设施 | 第49-50页 |
4.6 配套景观设计 | 第50-52页 |
4.6.1 工业景观 | 第50页 |
4.6.2 生态修复 | 第50-51页 |
4.6.3 景观新建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