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的 | 第10-11页 |
1.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8页 |
1.2.1 我国农民借贷现状 | 第11-12页 |
1.2.2 我国农户收入现状 | 第12-14页 |
1.2.3 借贷与农户收入的关系 | 第14-18页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 第21-23页 |
2.1 农户 | 第21页 |
2.2 农户借贷 | 第21页 |
2.3 正规金融 | 第21-22页 |
2.4 非正规金融 | 第22页 |
2.5 农户收入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借贷作用于农户收入的理论基础及运行原理 | 第23-28页 |
3.1 借贷影响农户收入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3.1.1 生产要素分配理论 | 第23页 |
3.1.2 农业信贷补贴论 | 第23-24页 |
3.1.3 农村金融市场论 | 第24页 |
3.1.4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 第24-25页 |
3.2 借贷对农户收入的运行原理分析 | 第25-27页 |
3.2.1 农户借贷对其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25-26页 |
3.2.2 农户借贷对其经营性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26页 |
3.2.3 农户借贷对其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26-27页 |
3.3 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8-43页 |
4.1 数据来源 | 第28页 |
4.2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28-43页 |
4.2.1 农户借贷来源 | 第28-31页 |
4.2.2 不同渠道的家庭平均贷款额 | 第31-34页 |
4.2.3 农户的借贷用途 | 第34-36页 |
4.2.4 农户收入状况分析 | 第36-41页 |
4.2.5 其他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农户借贷对其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3-53页 |
5.1 模型变量的选择 | 第43页 |
5.2 模型的设定与说明 | 第43-47页 |
5.3 模型结果的解释与说明 | 第47-53页 |
5.3.1 借贷对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影响的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5.3.2 借贷对农户家庭人均经营性纯收入影响的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5.3.3 借贷对农户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影响的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3-5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3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