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施工质量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4页 |
1.2.1 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1.2.2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4页 |
1.3 动态可靠性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6页 |
1.3.1 动态可靠性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 第14-15页 |
1.3.2 动态可靠性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及方法 | 第16-19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16页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 施工项目系统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 第19-29页 |
2.1 系统工程理论 | 第19-21页 |
2.1.1 系统工程概述 | 第19页 |
2.1.2 系统工程特征 | 第19-21页 |
2.2 施工项目系统及可靠性相关概念 | 第21-25页 |
2.2.1 施工项目系统 | 第21-22页 |
2.2.2 可靠性含义及分类 | 第22-24页 |
2.2.3 可靠性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24-25页 |
2.3 灰色关联方法 | 第25-27页 |
2.3.1 灰色关联序列分析 | 第25-26页 |
2.3.2 灰色关联特征 | 第26页 |
2.3.3 灰色关联改进分析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基于灰色关联方法的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 第29-41页 |
3.1 施工质量管理方法研究 | 第29-32页 |
3.1.1 施工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分析 | 第29-31页 |
3.1.2 施工质量管理 6σ 方法分析 | 第31-32页 |
3.2 施工质量管理因素分析 | 第32-35页 |
3.2.1 施工质量管理人为因素分析 | 第32-33页 |
3.2.2 施工质量管理材料因素分析 | 第33-34页 |
3.2.3 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因素分析 | 第34页 |
3.2.4 施工质量管理机械因素分析 | 第34-35页 |
3.2.5 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分析 | 第35页 |
3.3 基于灰色关联方法质量管理因素权重分析 | 第35-39页 |
3.3.1 施工质量管理量化评价指标的建立 | 第35-37页 |
3.3.2 施工质量管理影响因素权重计算 | 第37-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4 基于可靠性优化方法的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 第41-51页 |
4.1 可靠性优化方法比较 | 第41-44页 |
4.1.1 遗传算法 | 第41-42页 |
4.1.2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 第42-43页 |
4.1.3 蚁群算法 | 第43-44页 |
4.2 多目标问题优化研究 | 第44-47页 |
4.2.1 施工项目系统多目标关联分析 | 第44-45页 |
4.2.2 施工项目系统多目标优化最优解 | 第45-46页 |
4.2.3 多目标优化的应用分析 | 第46-47页 |
4.3 施工项目系统的可靠性优化模型 | 第47-50页 |
4.3.1 施工项目系统可靠性优化模型参数解释 | 第47页 |
4.3.2 施工项目系统可靠性框图的建立 | 第47-49页 |
4.3.3 施工项目系统可靠性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基于改进的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施工系统动态可靠性研究 | 第51-65页 |
5.1 自适应模拟退火(ASA)算法分析 | 第51-54页 |
5.1.1 模拟退火算法原理 | 第51页 |
5.1.2 模拟退火算法的特征及优势 | 第51-52页 |
5.1.3 典型模拟退火算法模型 | 第52-53页 |
5.1.4 模拟退火算法的限定条件 | 第53-54页 |
5.2 改进的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基本步骤 | 第54-56页 |
5.3 施工项目系统动态可靠性优化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56-59页 |
5.4 施工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 第59-62页 |
5.4.1 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改进措施 | 第59-61页 |
5.4.2 施工质量管理技术改进措施 | 第61页 |
5.4.3 施工质量管理监督改进措施 | 第61-62页 |
5.5 施工质量管理与动态可靠性的综合 | 第62-6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65-67页 |
6.1 总结 | 第65页 |
6.2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研究生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