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6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6页 |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6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6-7页 |
| 一、版画与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的夸张变形 | 第7-11页 |
| (一)对夸张变形手法概念的认识 | 第7页 |
| (二)夸张变形语言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其特点 | 第7-11页 |
| 1.社会动荡和佛教盛行催生罗汉像的盛行 | 第8-9页 |
| 2.由罗汉像到平凡人物的形象的夸张变形 | 第9页 |
| 3.当代社会营造更多夸张变形人物画出现 | 第9-11页 |
| 二、夸张变形手法的分析与解读 | 第11-13页 |
| (一)五代罗汉题材画家贯休作品中奇崛美的表现解读 | 第11-12页 |
| (二)民间木板年画《驱邪逐魔钟馗》造型表现解读 | 第12-13页 |
| 三、夸张变形语言在《游牧人》系列版画中的实践 | 第13-18页 |
| (一)《游牧人》系列创作概述及题材的选择 | 第13页 |
| (二)《游牧人》系列版画创作表现方法 | 第13-18页 |
| 1.人物造型的夸张变形 | 第13-15页 |
| 2.色彩表现 | 第15-17页 |
| 3.刀法中寻找形式趣味 | 第17-18页 |
| 结语 | 第18-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20页 |
| 致谢 | 第20-21页 |
| 附录 | 第2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