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3-21页 |
1. 西医对A/C的认识 | 第13-18页 |
1.1 概述 | 第13-14页 |
1.2 流行病学 | 第14页 |
1.3 病因及临床诱发因素 | 第14-15页 |
1.4 病理生理特点 | 第15-16页 |
1.5 鉴别诊断 | 第16-17页 |
1.6 预防及治疗 | 第17-18页 |
2. 中医对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A/C)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2.1 病名 | 第18页 |
2.2 病因病机认识 | 第18-19页 |
2.3 辨证论治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1-37页 |
1. 目的 | 第2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3. 研究对象 | 第21-23页 |
3.1 诊断标准 | 第21-23页 |
3.2 纳入标准 | 第23页 |
3.3 排除标准 | 第23页 |
4. 观察项目 | 第23-24页 |
4.1 一般资料 | 第23-24页 |
4.2 肾功能 | 第24页 |
4.3 其他实验室指标 | 第24页 |
4.4 中医证候 | 第24页 |
5. 统计学方法 | 第24-33页 |
6.1 一般资料 | 第24-26页 |
6.2 肾功能对预后的影响 | 第26-27页 |
6.3 影响肾脏预后的临床因素 | 第27-30页 |
6.4 脱离透析情况 | 第30-31页 |
6.5 中医证候分布及对预后的影响 | 第31-33页 |
7. 讨论 | 第33-36页 |
8. 结论 | 第36-37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