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材料学论文

钛材表面改性及其生物学评价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主要缩略词第7-11页
1 绪论第11-16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1页
    1.2 层层自组装技术(LBL)及其在生物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第11-13页
    1.3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在钛材表面改性中的应用第13-14页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14-15页
        1.4.1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第14页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1.5 本文的创新点第15-16页
2 钛材表面含锌多层膜涂层的构建及表征第16-24页
    2.1 引言第16-17页
    2.2 实验材料第17-18页
        2.2.1 实验试剂第17页
        2.2.2 实验设备第17-18页
    2.3 实验方法第18-19页
        2.3.1 含锌多层膜涂层样品制备第18页
        2.3.2 表面形貌表征第18页
        2.3.3 接触角测试第18页
        2.3.4 XPS检测第18-19页
        2.3.5 锌离子释放检测第19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19-23页
        2.4.1 涂层表面形貌表征第19-21页
        2.4.2 XPS检测第21页
        2.4.3 接触角检测第21-22页
        2.4.4 锌离子释放检测第22-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钛材表面含锌多层膜涂层的生物学评价第24-36页
    3.1 引言第24页
    3.2 实验材料第24-25页
        3.2.1 实验试剂及耗材第24-25页
        3.2.2 实验设备第25页
    3.3 实验方法第25-28页
        3.3.1 高糖DMEM培养基的配置第25页
        3.3.2 原代成骨细胞培养第25-26页
        3.3.3 细胞活性检测(CCK-8)第26页
        3.3.4 成骨细胞总蛋白含量检测第26页
        3.3.5 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第26-27页
        3.3.6 成骨细胞形态观察第27页
        3.3.7 细菌培养第27页
        3.3.8 细菌形态观察第27-28页
        3.3.9 细菌活力检测第28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28-35页
        3.4.1 原代成骨细胞形态观察第29页
        3.4.2 细胞活性测定第29-30页
        3.4.3 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第30-32页
        3.4.4 成骨细胞形态观察第32页
        3.4.5 细菌粘附观察第32-34页
        3.4.6 细菌活力检测第34-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钛材表面载药涂层的构建及表征第36-41页
    4.1 引言第36-37页
    4.2 实验材料第37页
        4.2.1 实验试剂第37页
        4.2.2 实验设备第37页
    4.3 实验方法第37-38页
        4.3.1 钛材表面载药涂层的制备第37-38页
        4.3.2 电镜形貌表征第38页
        4.3.3 接触角表征第38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38-40页
        4.4.1 涂层表面形貌表征第38-39页
        4.4.2 亲疏水性测试第39-40页
    4.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5 钛材表面载药涂层的生物学评价第41-51页
    5.1 引言第41页
    5.2 实验材料第41-42页
        5.2.1 实验试剂及耗材第41-42页
        5.2.2 实验设备第42页
    5.3 实验方法第42-44页
        5.3.1 细胞活性检测(CCK-8 法)第42页
        5.3.2 成骨细胞总蛋白含量检测第42-43页
        5.3.3 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第43页
        5.3.4 成骨细胞形态观察第43页
        5.3.5 细菌形态观察第43-44页
        5.3.6 细菌活力检测第44页
        5.3.7 抑菌圈实验第44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44-50页
        5.4.1 细胞活性检测第44-45页
        5.4.2 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第45-46页
        5.4.3 成骨细胞形貌观察第46-47页
        5.4.4 细菌活力检测第47-48页
        5.4.5 细菌粘附第48-49页
        5.4.6 抑菌圈实验第49-50页
    5.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6 结论及后续工作建议第51-53页
    6.1 本文结论第51-52页
    6.2 未来工作建议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1页
附录第61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池穴文献研究及临床应用
下一篇:污水稀释聚合物粘度损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