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统一商法典》中出卖人的补救权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8页 |
本论 | 第8-47页 |
一、出卖人的补救权概述 | 第8-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补救权的定义 | 第9-10页 |
(三)补救权的性质 | 第10-11页 |
(四)出卖人补救权的特点 | 第11-13页 |
1.反对形式主义,追求实质正义 | 第11-12页 |
2.双方协作,保护信赖利益 | 第12-13页 |
3.促进交易,减少浪费 | 第13页 |
二、补救权的历史流变和现状 | 第13-21页 |
(一)普通法中的补救权 | 第14-18页 |
1.违约和救济的关系 | 第14-15页 |
2.无权处分与补救权的关系 | 第15-16页 |
3.普通法实践中的补救权 | 第16-18页 |
(二)UCC中的补救权 | 第18-19页 |
(三)2003 年UCC买卖编修正案 | 第19-20页 |
(四)美国《二次重述》第237条 | 第20-21页 |
三、2-508 条的适用评析 | 第21-33页 |
(一)2-508 的适用范围 | 第22-23页 |
(二)合同期限内出卖人的补救权 | 第23-24页 |
1.及时通知买受人补救的意图 | 第23-24页 |
(三)履行期限经过后出卖人的补救权 | 第24-30页 |
1.“合理的理由”判断标准 | 第24-28页 |
2.“及时通知”买受人 | 第28-29页 |
3.出卖人在“合理的时间”内提供符合要求的供货 | 第29-30页 |
(四)出卖人有效的补救行为 | 第30-33页 |
1.维修和调整能够构成有效的补救 | 第31-32页 |
2.补救行为可否包括降价 | 第32-33页 |
四、买受人撤销接受时出卖人的补救权 | 第33-42页 |
(一)拒收、接受和撤销接受 | 第33-34页 |
(二)买受人撤销接受时出卖人是否享有补救权的争议 | 第34-42页 |
1.条文解释 | 第35页 |
2.立法政策 | 第35-36页 |
3.司法实践中的争议 | 第36-42页 |
(1)允许出卖人的补救权 | 第36-39页 |
(2)否认出卖人在买受人撤销接受时享有补救权 | 第39-41页 |
(3)买受人撤销接受应该允许出卖人补救权 | 第41-42页 |
五、出卖人行使补救权过程中买受人的义务 | 第42-47页 |
(一)买受人的合理通知义务 | 第42-44页 |
1.合理的时间 | 第42-43页 |
2.通知的要求 | 第43-44页 |
(二)买受人的违约责任 | 第44-47页 |
1.UCC中对于出卖人的救济 | 第44-45页 |
2.司法实践中处理方式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56页 |
六、UCC中出卖人的补救权制度的比较法分析 | 第47-52页 |
(一)CISG中出卖人的补救权 | 第47-49页 |
(二)德国法中出卖人的二次提供权 | 第49-50页 |
(三)对UCC中出卖人补救权的评析 | 第50-52页 |
七、对于将来我国构建违约方补救权制度的借鉴 | 第52-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