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相关传递函数个性化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个性化的发展历程 | 第11-14页 |
1.4 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2 三维虚拟声的基础 | 第15-26页 |
2.1 空间坐标系 | 第15-16页 |
2.2 HRTF的定义 | 第16-17页 |
2.3 HRTF的心理感知 | 第17-20页 |
2.4 HRTF的获取 | 第20-26页 |
2.4.1 HRTF的测量 | 第20-22页 |
2.4.2 MIT数据库 | 第22-23页 |
2.4.3 CIPIC数据库 | 第23-26页 |
3 基于HRTF结构化模型与主观反馈的个性化方法 | 第26-46页 |
3.1 基于主观反馈的个性化方法 | 第26-27页 |
3.2 HRTF的结构化模型 | 第27-33页 |
3.2.1 头部的刚球模型 | 第27-30页 |
3.2.2 频谱峰与频谱谷的合成 | 第30-33页 |
3.3 遗传算法 | 第33-35页 |
3.3.1 遗传表示 | 第33-34页 |
3.3.2 选择操作 | 第34-35页 |
3.3.3 遗传算子 | 第35页 |
3.4 算法流程 | 第35-37页 |
3.4.1 遗传算法搜索部分 | 第35-37页 |
3.4.2 手动调节部分 | 第37页 |
3.5 实验及分析 | 第37-46页 |
3.5.1 Kmeans聚类分析及结果 | 第37-38页 |
3.5.2 初始化参数的设定 | 第38-39页 |
3.5.3 利用主观反馈的个性化过程 | 第39-40页 |
3.5.4 参数选取分析 | 第40-41页 |
3.5.5 个性化效果的主观评价 | 第41-44页 |
3.5.6 个性化效果的客观评价 | 第44-46页 |
4 基于PCA统计模型与主观反馈的个性化方法 | 第46-56页 |
4.1 HRTF的统计模型 | 第46-47页 |
4.2 主成分分析 | 第47-49页 |
4.3 HRTF的最小相位模型 | 第49-50页 |
4.4 算法流程 | 第50-51页 |
4.5 实验及分析 | 第51-56页 |
4.5.1 主成分分析及其结果 | 第51-52页 |
4.5.2 个性化的主观评价 | 第52-54页 |
4.5.3 个性化的客观评价 | 第54-55页 |
4.5.4 个性化方法对比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