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土动力特性的共振柱试验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土动力学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 水泥土动力特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2章 试验仪器标定 | 第15-39页 |
2.1 引言 | 第15-16页 |
2.2 试验仪器 | 第16-22页 |
2.2.1 GDS-RCA共振柱测试系统 | 第16-17页 |
2.2.2 扭转激振和弯曲激振 | 第17-19页 |
2.2.3 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计算 | 第19-22页 |
2.3 共振柱扭转激振标定 | 第22-25页 |
2.3.1 扭转激振标定原理 | 第22-23页 |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2.4 弯曲激振标定 | 第25-37页 |
2.4.1 弯曲激振标定原理 | 第25-29页 |
2.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水泥土动力特性的时间效应试验研究 | 第39-54页 |
3.1 引言 | 第39-40页 |
3.2 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案 | 第40-43页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53页 |
3.3.1 动剪切模量的计算与分析方法 | 第43-44页 |
3.3.2 水泥掺量对水泥土时间效应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3 水泥土养护龄期对水泥土时间效应的影响 | 第46-48页 |
3.3.4 围压对水泥土时间效应的影响 | 第48-51页 |
3.3.5 水泥土最大动剪切模量修正 | 第51-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水泥土-黏土复合试样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 第54-69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案 | 第54-57页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68页 |
4.3.1 应变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2 围压的影响 | 第58-59页 |
4.3.3 置换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4.3.4 最大动剪切模量 | 第60-64页 |
4.3.5 动力特性模型分析 | 第64-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总结 | 第69-70页 |
5.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