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平等和言论自由的冲突及其协调--以美国竞选资金规制为中心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导言 | 第7-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研究价值 | 第8-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1页 |
五、论文的难点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竞选资金规制中的政治平等和言论自由 | 第12-21页 |
第一节 政治平等 | 第12-15页 |
一、什么是政治平等? | 第12-14页 |
二、政治平等是权利还是原则? | 第14-15页 |
第二节 言论自由 | 第15-21页 |
一、什么是言论自由? | 第16-17页 |
二、竞选资金是否属于言论? | 第17-18页 |
三、法人能否享有言论自由?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政治平等与言论自由的冲突 | 第21-36页 |
第一节 严格规制竞选资金有利于政治平等 | 第21-27页 |
一、早期对“金钱政治”的管制 | 第21-23页 |
二、水门事件与《联邦选举竞选法案》的全面修订 | 第23-25页 |
三、安然事件与《两党竞选改革法案》的出台 | 第25-27页 |
第二节 严格规制竞选资金损害了言论自由 | 第27-32页 |
一、巴克利案和贝洛蒂案的传统 | 第27-29页 |
二、奥斯丁案和麦康奈尔案中的原则 | 第29-30页 |
三、联合公民案和麦卡琴案中的突破 | 第30-32页 |
第三节 政治平等与言论自由的两难选择 | 第32-36页 |
一、言论自由的价值和局限 | 第33-34页 |
二、政治平等的价值和局限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冲突的分析 | 第36-49页 |
第一节 历史层面:共和传统与民主变革 | 第36-40页 |
一、共和政体与美国自由主义传统 | 第36-38页 |
二、政治实践中的民主变革与政治平等 | 第38-40页 |
第二节 理论层面:法哲学中的激辩 | 第40-44页 |
一、罗尔斯:兼顾平等的自由 | 第40-42页 |
二、诺齐克:自由至上 | 第42-43页 |
三、德沃金:平等至上 | 第43-44页 |
第三节 政治层面:政党与国会及法院之间的纵横捭阖 | 第44-49页 |
一、两党对立的加剧 | 第44-46页 |
二、国会与法院的分野 | 第46-47页 |
三、自由派大法官与保守派大法官的分歧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冲突的调和 | 第49-59页 |
第一节 竞选资金规制过程中的最低共识 | 第49-52页 |
一、竞选活动的公开 | 第49-50页 |
二、防止腐败与个人捐款“基本限制”的维持 | 第50-52页 |
第二节 法律技术对冲突的缓和 | 第52-55页 |
一、软钱与硬钱的设置 | 第52-53页 |
二、捐款与支出的区分 | 第53-55页 |
第三节 分权体制下多元政治格局的动态博弈 | 第55-59页 |
一、民众与资本的互相平衡 | 第55-57页 |
二、国会与联邦法院的制衡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美国竞选资金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59-67页 |
第一节 我国选举制度的现状及其不足 | 第60-63页 |
一、社会主义平等理念与现实中对平等的保护不相称 | 第60-62页 |
二、选举自由的保障不足和滥用同时并存 | 第62-63页 |
第二节 对我国选举制度的启示 | 第63-67页 |
一、增强选举工作的透明度 | 第63-64页 |
二、充分发挥司法程序解决选举争议的作用 | 第64-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后记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