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内蒙古现代牧业合作社住居空间形态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s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0页
    1.1 研究背景第8-10页
        1.1.1 内蒙古自治区规模及生态建设第8-9页
        1.1.2 内蒙古牧区生产生活现状及经济发展第9页
        1.1.3 论文的缘起第9-10页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第10-14页
        1.2.1 国内现状研究第10-1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2.3 内蒙古牧业合作社研究第12-14页
    1.3 研究相关概念及研究内容第14-16页
        1.3.1 研究相关概念第14-15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1.4.1 研究的目的第16页
        1.4.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5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6 论文研究框架第18-20页
第二章 内蒙古牧业合作社与牧区住居现状相关研究第20-48页
    2.1 牧业合作社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0-21页
    2.2 内蒙古牧业合作社的发展背景及发展现状第21-27页
        2.2.1 牧业合作社的发展背景第21页
        2.2.2 牧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第21-27页
    2.3 牧业合作社背景下的住居方式与草原生态保护的关系第27-31页
        2.3.1 合作的民族精神是草原生态保护的根本第27-28页
        2.3.2 合作的现实需求是牧民参与草原生态保护的关键第28-29页
        2.3.3 牧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居住方式的改变第29-30页
        2.3.4 草原生态保护与居住方式的关系第30-31页
    2.4 现代牧业合作社与牧业社区重建的关系第31-36页
        2.4.1 传统牧业社区及其特性第31-32页
        2.4.2 传统的牧业社区解体原因及其后果第32-34页
        2.4.3 牧业合作社是重塑牧业社区的内在动力第34-36页
    2.5 内蒙古草原当代住居空间现状分析及问题发现第36-45页
        2.5.1 当代牧区住居调研概况第36-38页
        2.5.2 调研牧户住居总体情况第38-40页
        2.5.3 当代牧区住居现状类比分析第40-44页
        2.5.4 当代牧区住居现状存在问题第44-45页
    2.6 小结第45-48页
第三章 基于住居学的内蒙古现代牧业合作社住居问题解析第48-80页
    3.1 住居学研究方法启示第48-51页
        3.1.1 住居学概说第48页
        3.1.2 住居学的研究范畴和课题第48-49页
        3.1.3 住居学研究方法第49-50页
        3.1.4 住居的功能分类第50-51页
    3.2 牧业合作经济模式的发展历程与草原住居形态演变分析第51-67页
        3.2.1 游牧合作经济模式下的草原住居形态第52-55页
        3.2.2 初级合作经济模式下的草原住居形态第55-57页
        3.2.3 新型合作经济模式下的草原住居形态第57-59页
        3.2.4 草原住居空间形态演变影响因素第59-61页
        3.2.5 草原住居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分析第61-67页
    3.3 现代牧业合作社需求下的当代住居功能缺失第67-71页
        3.3.1 生活功能的缺失与混乱第67-69页
        3.3.2 生产空间功能的缺失第69-70页
        3.3.3 市场功能的缺失第70页
        3.3.4 公共管理功能的缺失第70-71页
    3.4 现代牧业合作社住居领域与生物区域共性分析第71-74页
        3.4.1 住居领域与生物区域定义第71-72页
        3.4.2 生物区域与居住领域的规模第72-73页
        3.4.3 住居领域属性与生物区域观特征第73-74页
    3.5 现代牧业合作社住居空间形态设计策略第74-77页
        3.5.1 住居空间布局策略第74-75页
        3.5.2 住居形态设计策略第75页
        3.5.3 住居平面设计策略第75-76页
        3.5.4 住居能源利用策略第76-77页
    3.6 小结第77-80页
第四章 现代牧业合作社居住建筑实践分析与评价第80-102页
    4.1 现代牧业合作社住居项目整体概述第80-81页
        4.1.1 关于Super adobe建造体系第80-81页
    4.2 现代牧业合作社住居建筑案例分析第81-90页
        4.2.1 建筑形体及总体布局形态第82-83页
        4.2.2 平面布局设计第83-86页
        4.2.3 形态设计第86-87页
        4.2.4 建筑能源利用第87-88页
        4.2.5 建筑造价第88-89页
        4.2.6 围护结构的营造第89-90页
    4.3 现代牧业合作社居住空间形态分析第90-95页
        4.3.1 传统居住空间与现代居住空间对比分析第90-92页
        4.3.2 现代牧业合作社居住空间分析第92-95页
    4.4 现代牧业合作社住居建筑案例评价第95-99页
        4.4.1 住居功能性评价第95-96页
        4.4.2 住居文化性评价第96-97页
        4.4.3 住居生态性评价第97页
        4.4.4 案例优势与缺陷第97-99页
    4.5 小结第99-102页
结语第102-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0页
图表目录第110-112页
致谢第112-11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14-116页
个人简历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连市七顶山红色风化壳粒度特征研究
下一篇:基于EDO-TTF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