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煤业澳洲市场进入模式分析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2.2 实际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4-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0-35页 |
2.1 市场进入模式概述 | 第20-28页 |
2.1.1 市场进入模式的概念 | 第20-21页 |
2.1.2 市场进入模式的种类 | 第21-23页 |
2.1.3 市场进入模式的内在特征 | 第23-25页 |
2.1.4 海外市场进入的动机 | 第25-27页 |
2.1.5 进入模式的选择与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2.2 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理论回顾 | 第28-31页 |
2.3 跨国并购概述与理论回顾 | 第31-35页 |
2.3.1 跨国并购概述 | 第31-32页 |
2.3.2 跨国并购理论回顾 | 第32-35页 |
第三章 澳大利亚煤炭市场及其产业分析 | 第35-51页 |
3.1 澳大利亚煤炭市场简介 | 第35-39页 |
3.1.1 澳大利亚煤炭资源储量 | 第35-36页 |
3.1.2 澳大利亚煤炭历年产量 | 第36-37页 |
3.1.3 澳大利亚煤炭出口状况 | 第37-39页 |
3.2 基于SCP模型澳大利亚煤炭产业分析 | 第39-51页 |
3.2.1 澳大利亚煤炭产业市场结构 | 第39-46页 |
3.2.2 澳大利亚煤炭市场企业市场行为 | 第46-48页 |
3.2.3 澳大利亚煤炭市场绩效 | 第48-51页 |
第四章 兖州煤业及其澳洲市场进入动因分析 | 第51-69页 |
4.1 兖州煤业公司简介 | 第51-52页 |
4.2 兖州煤业进入澳洲市场动因分析 | 第52-59页 |
4.2.1 战略动机 | 第52-56页 |
4.2.2 获得煤炭原料的需要 | 第56页 |
4.2.3 获得技术资源的需要 | 第56-57页 |
4.2.4 获得熟练劳动力(或工人)的需要 | 第57-58页 |
4.2.5 接近重要市场 | 第58-59页 |
4.2.6 良好投资环境与完善基础建设 | 第59页 |
4.3 兖州煤业进入澳洲市场历程 | 第59-69页 |
4.3.1 试探期 | 第59-60页 |
4.3.2 扩张期 | 第60-63页 |
4.3.3 上市期 | 第63-69页 |
第五章 兖州煤业澳洲市场进入模式的确定与绩效分析 | 第69-89页 |
5.1 不同市场进入模式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分析 | 第69-72页 |
5.2 兖州煤业澳洲市场进入模式的确定 | 第72-75页 |
5.2.1 澳洲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原则 | 第72-73页 |
5.2.2 澳洲市场进入模式的确定 | 第73-75页 |
5.3 兖州煤业澳洲市场进入模式的绩效评估 | 第75-89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