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20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3-16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6-20页 |
第一部分 纳米药物载体(BSA-PCL)的制备 | 第20-30页 |
1.1 纳米药物载体(BSA-PCL)制备 | 第21-23页 |
1.2 实验结果 | 第23-28页 |
1.2.1 双亲性牛血清白蛋白 -聚己内酯结合体的制备 | 第23-24页 |
1.2.2 双亲性BSA-PCL结合体的自组装 | 第24-25页 |
1.2.3 西妥昔单抗(Cetuximab)修饰的BSA-PCL结合体高分子脂质体的制备 | 第25页 |
1.2.4 BSA-PCL结合体高分子脂质体的细胞毒性 | 第25-26页 |
1.2.5 西妥昔单抗修饰的BSA-PCL结合体高分子脂质体的细胞内吞 | 第26-28页 |
1.3 讨论 | 第28-29页 |
1.4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二部分 纳米药物载体细胞水平研究 | 第30-88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33-42页 |
2.1.1 材料 | 第33-35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35-42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42-75页 |
2.2.1 Western Blot实验 | 第42页 |
2.2.2 共聚焦显微镜实验 | 第42-48页 |
2.2.3 流式细胞术实验 | 第48-53页 |
2.2.4 氯胺T法直接标记实验 | 第53-55页 |
2.2.5 核素纳米载体的细胞毒性实验: | 第55-65页 |
2.2.6 核素纳米载体的肿瘤细胞摄碘实验 | 第65-75页 |
2.3 讨论 | 第75-87页 |
2.3.1 Western Blot实验 | 第75-76页 |
2.3.2 131I放射性核素的纳米标记及其标记率 | 第76-83页 |
2.3.3 核素纳米载体的细胞毒性实验 | 第83-85页 |
2.3.4 核素纳米载体的肿瘤细胞摄碘实验 | 第85-87页 |
2.4 小结 | 第87-88页 |
第三部分 核素纳米载体的动物体内研究 | 第88-113页 |
3.1 对象和方法 | 第89-93页 |
3.1.1 材料 | 第89-90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90-93页 |
3.2 结果 | 第93-109页 |
3.2.1 U87荷瘤裸鼠模型的建立 | 第93-94页 |
3.2.2 U87荷瘤裸鼠瘤体内注射药物后SPECT显像情况 | 第94-96页 |
3.2.3 U87荷瘤裸鼠瘤体内药物分布情况 | 第96-100页 |
3.2.4 免疫组化 | 第100-107页 |
3.2.5 U87荷瘤裸鼠对照组裸鼠的存活时间曲线 | 第107-109页 |
3.2.6 U87荷瘤裸鼠实验组裸鼠的存活时间曲线 | 第109页 |
3.3 讨论 | 第109-112页 |
3.3.1 裸鼠概况及饲养 | 第109-111页 |
3.3.2 不同实验组的SPECT显像及组织摄碘率分析 | 第111页 |
3.3.3 免疫组织化学 | 第111-112页 |
3.4 小结 | 第112-113页 |
全文结论 | 第113-115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6-127页 |
附录 | 第127-134页 |
综述 | 第13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4页 |
致谢 | 第144-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