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1.1 昆虫病原真菌应用概况 | 第15-16页 |
1.2 昆虫病原真菌的致病机制 | 第16-17页 |
1.3 真菌对外界酸碱环境的适应机制 | 第17-21页 |
1.3.1 真菌应对外界pH变化的方式 | 第17页 |
1.3.2 真菌对环境pH的响应机制与途径 | 第17-19页 |
1.3.3 响应转录因子PacC的作用 | 第19-20页 |
1.3.4 PacC在真菌中的相关研究 | 第20页 |
1.3.5 响应pH信号对昆虫病原真菌的意义 | 第20-21页 |
1.4 真菌形成分生孢子的机制 | 第21-22页 |
1.5 C_2H_2型锌指蛋白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25-27页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2.2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41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7-31页 |
3.1.1 供试菌株 | 第27页 |
3.1.2 生测用虫 | 第27页 |
3.1.3 质粒载体 | 第27页 |
3.1.4 主要缓冲液与配方 | 第27-28页 |
3.1.5 主要培养基 | 第28-29页 |
3.1.6 实验所用引物 | 第29-3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1-41页 |
3.2.1 大肠杆菌的转化 | 第31页 |
3.2.2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第31-32页 |
3.2.3 农杆菌介导球孢白僵菌的遗传转化 | 第32页 |
3.2.4 真菌的培养和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2-33页 |
3.2.5 球孢白僵菌DNA的快速提取 | 第33页 |
3.2.6 球孢白僵菌RNA的提取 | 第33页 |
3.2.7 cDNA的合成 | 第33-34页 |
3.2.8 qRT-PCR | 第34页 |
3.2.9 BbPacC同源重组载体构建及菌株筛选 | 第34-35页 |
3.2.10 BbPacC回复突变载体构建及菌株筛选 | 第35页 |
3.2.11 BbPacC超量表达载体构建及菌株筛选 | 第35-36页 |
3.2.12 BbPacC基因表达特性检测 | 第36页 |
3.2.13 BbPacC基因突变体的菌落形态观察 | 第36页 |
3.2.14 BbPacC基因突变体的产孢量检测 | 第36-37页 |
3.2.15 BbPacC基因突变体的菌株表面疏水性检测 | 第37页 |
3.2.16 BbPacC基因突变体的生长速率检测 | 第37页 |
3.2.17 BbPacC基因突变体的次生代谢物毒力检测 | 第37页 |
3.2.18 BbPacC基因突变体的毒力测定 | 第37-38页 |
3.2.19 BbPacC基因突变体的附着胞形成检测 | 第38页 |
3.2.20 BbPacC基因突变体的分生孢子活力检测 | 第38页 |
3.2.21 BbPacC基因突变体的发酵液酸碱指示剂显色观察 | 第38页 |
3.2.22 BbPacC基因突变体的发酵液草酸根离子含量检测 | 第38-39页 |
3.2.23 BbPacC基因突变体的胞外蛋白酶活性检测 | 第39页 |
3.2.24 BbPacC基因突变体的几丁质酶活性检测 | 第39页 |
3.2.25 BbPacC下游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9-41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1-59页 |
4.1 BbPacC的克隆与序列比对 | 第41-43页 |
4.2 BbPacC的表达特性检测 | 第43-45页 |
4.3 BbPacC基因的同源敲除 | 第45-46页 |
4.4 BbPacC基因的回复突变 | 第46-47页 |
4.5 BbPacC基因的超量表达 | 第47-48页 |
4.6 BbPacC影响菌株的生长与逆境适应性 | 第48-51页 |
4.7 BbPacC影响分生孢子的产生 | 第51-53页 |
4.8 BbPacC影响菌株的毒力 | 第53页 |
4.9 BbPacC不影响菌株的疏水性 | 第53-54页 |
4.10 BbPacC影响分生孢子活力 | 第54-55页 |
4.11 BbPacC影响酸类物质的合成 | 第55-56页 |
4.12 BbPacC间接调节丝氨酸蛋白酶Serp基因的表达 | 第56-59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59-63页 |
5.1 BbPacC对菌株生长、酸碱耐受性及耐盐性的影响 | 第59页 |
5.2 BbPacC对产孢及孢子活力的影响 | 第59-60页 |
5.3 BbPacC对球孢白僵菌产酸的影响 | 第60页 |
5.4 BbPacC对球孢白僵菌丝氨酸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 第60-61页 |
5.5 BbPacC对球孢白僵菌毒力的影响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5页 |
附录 | 第75-81页 |
附录Ⅰ 英文缩写 | 第75-77页 |
附录Ⅱ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摘要情况 | 第77-79页 |
附录Ⅲ BbPacC基因的基因组序列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