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居民参与式治理研究--以寿光东斟罐村为例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4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6-7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6-7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7-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7-9页 |
1.2.2 国内参与式治理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2.1.1 居民参与 | 第14页 |
2.1.2 治理 | 第14-16页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2.1 参与式治理理论 | 第16-18页 |
2.2.2 参与式民主理论 | 第18-20页 |
第三章 东斟灌村“三自”治理实践 | 第20-31页 |
3.1 东斟罐村居民参与治理实践做法 | 第20-28页 |
3.1.1 决策参与 | 第20-25页 |
3.1.2 过程参与 | 第25-28页 |
3.2 东斟灌村“三自”治理模式的成效 | 第28-31页 |
3.2.1 转变基层组织决策机制 | 第28页 |
3.2.2 优化政策执行过程 | 第28-29页 |
3.2.3 实现基层组织与居民的协作治理 | 第29-31页 |
第四章 东斟灌村居民参与式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1-40页 |
4.1 东斟罐村居民参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4.1.1 治理过程个人色彩浓厚,制度不健全 | 第31-32页 |
4.1.2 居民参与积极性不够高,主动参与不足 | 第32-34页 |
4.2 东斟罐村居民参与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40页 |
4.2.1 思想观念方面存在误区 | 第34-36页 |
4.2.2 居民参与能力不足 | 第36-38页 |
4.2.3 制度供给不足,可操作性欠缺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完善农村居民参与式治理的对策建议 | 第40-47页 |
5.1 强化基层组织引导,提高参与保障能力 | 第40-42页 |
5.1.1 强化基层组织引导 | 第40-41页 |
5.1.2 提高村两委组织保障能力 | 第41-42页 |
5.2 培养居民参与能力,提高参与治理水平 | 第42-44页 |
5.2.1 培养居民多方面的参与技能 | 第42-44页 |
5.2.2 积极鼓励居民投入参与治理实践 | 第44页 |
5.3 加强农村居民参与治理制度化建设 | 第44-47页 |
5.3.1 加强居民参与基础性制度建设 | 第44-45页 |
5.3.2 加强居民参与的程序规则制度建设 | 第45页 |
5.3.3 加强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建设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