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0页 |
1.1 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及功能 | 第10-12页 |
1.1.1 端粒的结构与功能 | 第10-11页 |
1.1.2 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 | 第11-12页 |
1.2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 | 第12-14页 |
1.2.1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细胞的关系 | 第12-13页 |
1.2.2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 | 第13-14页 |
1.3 端粒、端粒酶与细胞辐射损伤修复 | 第14-15页 |
1.4 端粒酶抑制剂的种类及其在放疗中的应用 | 第15-20页 |
1.4.1 端粒酶抑制剂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 第15-18页 |
1.4.2 端粒酶抑制剂在放疗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端粒酶抑制剂MST-312对人肝癌HepG2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 第20-3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1.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1页 |
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第21-24页 |
2.2.1 细胞培养及冻存 | 第21-22页 |
2.2.2 辐照条件及实验分组 | 第22页 |
2.2.3 MST-312的配制 | 第22页 |
2.2.4 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 | 第22页 |
2. 2.5克隆形成实验 | 第22-23页 |
2.2.6 克隆形成实验 | 第23页 |
2.2.7 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 第23页 |
2.2.8 Western blot检测γ-H2AX蛋白表达水平 | 第23页 |
2.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3-24页 |
2.3 结果 | 第24-28页 |
2.3.1 MST-312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周期分布影响 | 第24-25页 |
2.3.2 MST-312降低X射线辐照后HepG2细胞的克隆形成率 | 第25页 |
2.3.3 MST-312增加X射线辐照后HepG2细胞sub-G1期的比例 | 第25-26页 |
2.3.4 MST-312促进X射线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 | 第26-27页 |
2.3.5 MST-312增强X射线对HepG2细胞的DNA损伤 | 第27-28页 |
2.4 讨论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端粒酶抑制剂MST-312增强人肝癌HepG2细胞辐射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 第31-46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3.1.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3.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32页 |
3.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第32-37页 |
3.2.1 细胞复苏与培养 | 第32-33页 |
3.2.2 辐照条件及实验分组 | 第33页 |
3.2.3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检测端粒酶活性 | 第33-35页 |
3.2.4 激光共聚焦检测DNA损伤修复蛋白 | 第35-36页 |
3.2.5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 | 第36-37页 |
3.2.6 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 | 第37页 |
3.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7页 |
3.3 结果 | 第37-44页 |
3.3.1 MST-312抑制HepG2细胞内在的和辐射诱导的端粒酶活性 | 第37-38页 |
3.3.2 MST-312增加X射线辐射后HepG2细胞核内γ-H2AX焦点的形成 | 第38-39页 |
3.3.3 MST-312影响X射线辐射后HepG2细胞的DSBs修复 | 第39-40页 |
3.3.4 MST-312上调X射线辐射后HepG2细胞的p53蛋白表达水平 | 第40-41页 |
3.3.5 MST-312降低X射线辐射后HepG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 | 第41-42页 |
3.3.6 MST-312改变X射线辐照后HepG2细胞Bcl-2与Bax蛋白比值,及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 | 第42-44页 |
3.4 讨论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