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养殖技术论文--各种鱼类养殖论文--淡水鱼论文--鲤鱼论文

发酵蚕蛹替代鱼粉在框鳞镜鲤幼鱼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19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发酵蛋白的营养特性及其在水产饲料上的研究进展第12-16页
        1.2.1 发酵植物蛋白第12-14页
        1.2.2 发酵动物蛋白第14-16页
    1.3 蚕蛹第16-17页
        1.3.1 蚕蛹的营养成分及其功能第16页
        1.3.2 蚕蛹替代鱼粉在水产饲料上的研究进展第16页
        1.3.3 蚕蛹在水产饲料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16-17页
    1.4 框鳞镜鲤第17-18页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第二章 微生态制剂固态发酵蚕蛹及其品质检验第19-23页
    2.1 概述第19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19-20页
        2.2.1 发酵原料及微生态制剂第19页
        2.2.2 发酵方法第19页
        2.2.3 化学成分分析第19页
        2.2.4pH测定第19页
        2.2.5 酸溶性蛋白含量测定第19页
        2.2.6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第19-20页
        2.2.7 数据统计第20页
    2.3 结果第20-21页
        2.3.1 蚕蛹复合原料发酵前后品质变化第20-21页
        2.3.2 蚕蛹复合原料发酵前后蛋白质分子量变化第21页
    2.4 讨论第21-22页
    2.5 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发酵蚕蛹替代鱼粉对框鳞镜鲤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表观消化率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第23-32页
    3.1 概述第23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3-27页
        3.2.1 试验饲料第23页
        3.2.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第23-27页
        3.2.3 样品分析方法第27页
        3.2.4 数据处理第27页
    3.3 结果第27-30页
        3.3.1 生长性能第27-28页
        3.3.2 饲料利用效果第28-29页
        3.3.3 表观消化率第29页
        3.3.4 肠道消化酶活性第29-30页
    3.4 讨论第30-31页
        3.4.1 发酵蚕蛹替代鱼粉对框鳞镜鲤幼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第30-31页
        3.4.2 发酵蚕蛹替代鱼粉对框鳞镜鲤幼鱼表观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1页
    3.5 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发酵蚕蛹替代鱼粉对框鳞镜鲤幼鱼体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第32-37页
    4.1 概述第32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32页
        4.2.1 试验饲料第32页
        4.2.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第32页
        4.2.3 样品分析方法第32页
        4.2.4 数据处理第32页
    4.3 结果第32-35页
        4.3.1 鱼体、肌肉和肝胰脏常规成分组成第32-33页
        4.3.2 肌肉和肝胰脏脂肪酸组成第33-35页
    4.4 讨论第35-36页
        4.4.1 发酵蚕蛹替代鱼粉对框鳞镜鲤幼鱼体成分的影响第35-36页
        4.4.2 发酵蚕蛹替代鱼粉对框鳞镜鲤幼鱼肌肉和肝胰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第36页
    4.5 小结第36-37页
第五章 发酵蚕蛹替代鱼粉对框鳞镜鲤幼鱼健康状态的影响第37-43页
    5.1 概述第37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37页
        5.2.1 试验饲料第37页
        5.2.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第37页
        5.2.3 样品分析方法第37页
        5.2.4 数据处理第37页
    5.3 结果第37-41页
        5.3.1 脏器系数第37-38页
        5.3.2 血清生化第38-40页
        5.3.3 肝胰脏免疫基因表达情况第40-41页
    5.4 讨论第41-42页
        5.4.1 发酵蚕蛹替代鱼粉对框鳞镜鲤幼鱼脏器系数的影响第41页
        5.4.2 发酵蚕蛹替代鱼粉对框鳞镜鲤幼鱼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状态的影响第41-42页
        5.4.3 发酵蚕蛹替代鱼粉对框鳞镜鲤幼鱼肝胰脏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2页
    5.5 小结第42-43页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第43-45页
    6.1 综合讨论第43-44页
    6.2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2页
附录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作者简介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草地地上生物量的简易估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牛妊娠相关糖蛋白(PAG)ELISA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