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8-13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三、研究意义、方法及思路 | 第12-13页 |
第一章 严歌苓与纳博科夫之叙事策略比较 | 第13-24页 |
第一节 元叙事 | 第14-17页 |
第二节 影像化叙事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拼贴式叙事 | 第18-20页 |
第四节 “细节化”叙事 | 第20-24页 |
第二章 严歌苓与纳博科夫之创作主题比较 | 第24-34页 |
第一节 流亡:包容与坚守 | 第25-27页 |
第二节 自由:物质与精神 | 第27-28页 |
第三节 爱情:隐忍与纯粹 | 第28-31页 |
第四节 人性:复杂与深刻 | 第31-34页 |
第三章 严歌苓与纳博科夫之语言风格比较 | 第34-42页 |
第一节 独特别致的发音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形象鲜活的比喻 | 第36-38页 |
第三节 别国语或方言的运用 | 第38-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附录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