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一、研究背景以及现状 | 第10-12页 |
(1)研究背景 | 第10页 |
(2)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2-13页 |
(1)归纳对照法 | 第12页 |
(2)图文相互认证法 | 第12-13页 |
三、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目的 | 第13页 |
(2)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解析贵州苗族女装的服饰语言 | 第14-25页 |
一、对苗族女装造型特点的分析 | 第14-19页 |
(1)上衣 | 第14-15页 |
(2)下裳 | 第15-19页 |
二、对苗族女装图案纹样的分析 | 第19-24页 |
(1)几何纹饰 | 第19-20页 |
(2)动物图案 | 第20-22页 |
(3)植物图案 | 第22-23页 |
(4)人物图案 | 第23-24页 |
三、对苗族女装常用色的分析 | 第24页 |
四、对苗族女装面料的分析 | 第24-25页 |
五、对苗族女装材质工艺的分析 | 第25页 |
第三章 苗族女装中的现代美学 | 第25-27页 |
一、统一与变化的形式美 | 第26页 |
二、对称与均衡美 | 第26页 |
三、对比与调和美 | 第26页 |
四、节奏与韵律的形式美 | 第26-27页 |
第四章 苗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借鉴和运用 | 第27-38页 |
一、对现代服饰的理解 | 第27页 |
二、对运用贵州苗族女装服饰元素的理解 | 第27-28页 |
三、现代服饰借鉴运用苗装元素的方法 | 第28页 |
四、对苗族服饰构造方法的启发和运用 | 第28-30页 |
(1)对外轮廓的运用 | 第28-29页 |
(2)对苗装内部构造方法的运用 | 第29-30页 |
五、对苗族服饰图案的启发和运用 | 第30-32页 |
(1)苗装传统图案的结构方式 | 第30页 |
(2)对苗装图案的转化运用 | 第30-32页 |
六、对苗族服饰色彩的启发和运用 | 第32-34页 |
(1)无色彩与有色彩的组合 | 第32-33页 |
(2)对比色与互补色的组合 | 第33-34页 |
(3)同类色与邻近色的组合 | 第34页 |
七、对苗族服饰材质的启发和运用 | 第34-38页 |
(1)拼接 | 第35页 |
(2)装饰 | 第35-36页 |
(3)分解 | 第36页 |
(4)层次 | 第36-38页 |
第五章 苗族服饰元素融入当代服装设计中的新面貌以及不足 | 第38-41页 |
一、国内设计师的作品分析 | 第38-39页 |
二、国外设计师作品分析 | 第39-41页 |
第六章 运用苗族服饰元素进行服装创作实践 | 第41-48页 |
一、设计前的归纳 | 第41页 |
二、最初的构思 | 第41页 |
三、图稿设计 | 第41-42页 |
四、对设计作品的分析 | 第42-48页 |
(1)作品1 | 第42-44页 |
(2)作品2 | 第44-45页 |
(3)作品3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