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2.2 使用方法 | 第14页 |
1.3 基本框架和思路 | 第14-16页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6-17页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页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16-17页 |
1.5 提出研究问题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8-31页 |
2.1 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 第18-21页 |
2.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 第21-23页 |
2.3 公司治理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关系 | 第23-26页 |
2.3.1 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 | 第23-24页 |
2.3.2 商业银行内部治理下的内部控制 | 第24-25页 |
2.3.3 商业银行的人治威胁 | 第25-26页 |
2.4 商业银行内部稽核概述 | 第26-27页 |
2.5 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和内部控制与内部稽核的相互作用 | 第27-31页 |
2.5.1 商业银行内部治理与内部稽核的关系与作用 | 第27-28页 |
2.5.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内部稽核的关系与作用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稽核体系现状与问题 | 第31-35页 |
3.1 商业银行内部稽核体系现状 | 第31-32页 |
3.1.1 机构设置 | 第31页 |
3.1.2 组织结构 | 第31-32页 |
3.1.3 人员配置 | 第32页 |
3.1.4 内部稽核制度 | 第32页 |
3.2 商业银行内部稽核存在问题 | 第32-35页 |
3.2.1 内部稽核独立性较弱 | 第32-33页 |
3.2.2 内部稽核范围较窄,事后稽核效率低下 | 第33页 |
3.2.3 与业务部门沟通不足,稽核信息向上传导机制失效 | 第33-34页 |
3.2.4 缺乏激励机制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商业银行内部稽核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35-37页 |
4.1 分权制衡机制缺失 | 第35页 |
4.2 内控环境仍需改善 | 第35-36页 |
4.3 缺乏约束与激励兼容 | 第36页 |
4.4 信息沟通渠道被制度锁定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第37-48页 |
5.1 提出假设 | 第37页 |
5.2 数据收集 | 第37页 |
5.3 内部治理实证与内部稽核实证相互验证 | 第37-46页 |
5.3.1 内部治理实证研究 | 第37-41页 |
5.3.2 内部稽核实证研究 | 第41-46页 |
5.4 结论 | 第46-48页 |
第六章 商业银行内部稽核的改进措施 | 第48-51页 |
6.1 持续完善商业银行分权治理机制 | 第48页 |
6.2 内控监督权利适当上移 | 第48-49页 |
6.3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进一步提升内部稽核独立性 | 第49页 |
6.4 建立与业务部门沟通机制,完善稽核信息上报渠道,提升稽核效率 | 第49页 |
6.5 拓宽稽核范围,提升稽核质量 | 第49-50页 |
6.6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稽核激励政策 | 第50页 |
6.7 提升内部稽核者的素质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