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对中国传统宫殿建筑进行文化哲学考察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1.3 中国传统建筑与哲学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1 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3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建筑与文化的形而上关系探究 | 第14-20页 |
2.1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 | 第14-16页 |
2.2 文化是建筑的灵魂 | 第16-18页 |
2.3 建筑与文化的相因相依 | 第18-20页 |
第三章 传统宫殿建筑规划设计的思路与原则 | 第20-28页 |
3.1 北京故宫的建造规划思路 | 第21-26页 |
3.1.1 建筑规划构图模式 | 第22-25页 |
3.1.2. 宫殿建筑的理论依据 | 第25-26页 |
3.2 北京故宫的设计原则 | 第26-28页 |
3.2.1 围院的平面空间 | 第26-27页 |
3.2.2 轴线的空间艺术 | 第27页 |
3.2.3 结构特点 | 第27-28页 |
第四章 传统宫殿建筑的政治意蕴 | 第28-34页 |
4.1 王权至上 | 第28-32页 |
4.1.1. 集权政治和等级观念 | 第30-31页 |
4.1.2. 阴阳五行等意识形态的作用 | 第31-32页 |
4.2 以礼为贵,礼乐和谐 | 第32-34页 |
4.2.1 上下有序,尊卑有礼 | 第32-33页 |
4.2.2 符号隐喻,道器相融 | 第33-34页 |
第五章 传统宫殿建筑的美学意蕴 | 第34-38页 |
5.1 和谐为宗旨 | 第34-37页 |
5.1.1 各位不同,礼亦异数 | 第34页 |
5.1.2 祈福择吉,托物言志 | 第34-37页 |
5.2. 方正严整 | 第37-38页 |
5.2.1 中轴对称,天地以和 | 第37页 |
5.2.2 法相天地,燮理阴阳 | 第37-38页 |
第六章 作为文化遗产的传统宫殿建筑的当代之思 | 第38-40页 |
6.1 扬弃式传承其文化精神 | 第38-39页 |
6.2 持续性保护其物化形态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