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案件的基本情况 | 第11-12页 |
(一) 案由 | 第11页 |
(二)案情介绍 | 第11页 |
(三)争议观点 | 第11-12页 |
(四)争论焦点 | 第12页 |
二、相关问题的法理分析 | 第12-26页 |
(一)驾车“碰瓷”中的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 | 第13-19页 |
(二)未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实害结果时,间接故意是否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第19-21页 |
(三)公共安全的含义与危害公共安全之危险结果已出现的判断 | 第21-26页 |
三、本案的分析与结论 | 第26-29页 |
(一)周某某等5名行为人触犯诈骗罪 | 第26-27页 |
(二)周某某等5名行为人不触犯敲诈勒索罪 | 第27页 |
(三) 周某某等5名行为人触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第27-29页 |
(四)周某某等5名行为人的罪数认定 | 第29页 |
四、本案的研究启示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一、著作类 | 第31页 |
二、论文类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页 |